欢迎浏览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
TEKTRONIX VX4240 VXIbus 协议的波形数字化仪 / 分析仪模块
时间: 2025-11-19浏览次数:
TEKTRONIX VX4240 VXIbus 协议的波形数字化仪 / 分析仪模块

TEKTRONIX VX4240 VXIbus 协议的波形数字化仪 / 分析仪模块

产品身份与适用场景
Tektronix VX4240 是一款基于 VXIbus 协议 的模块化波形数字化仪 / 分析仪,专为 C 或 D 尺寸 VXIbus 主机架设计,核心定位是高精度、多功能的信号测量与分析工具。其集成 12 位 A/D 转换器与 RISC 处理器,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信号测试、工业设备监测、电子系统研发等场景,能完成从直流到高频交流信号的捕获、存储、分析全流程处理。

核心技术参数详解

1. 硬件核心配置
硬件组件 具体规格
A/D 转换器 12 位分辨率,10 MHz 采样速率,支持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高精度转换
处理器 INMOS T800 浮点 Transputer 处理器,负责信号分析与模块控制
内存配置 标准 256K 字采样内存;可选配 512K 字(Option 01)或 1M 字(Option 02)扩展内存
存储模块 128K 字节 RAM(运行内存)、128K 字节 EPROM(程序存储);非易失性内存(存储校准参数)
输入 / 输出接口 2 个 BNC 输入接口(SIG IN+、SIG IN-)、1 个 DB25S 连接器(S3);支持 TTL 电平触发输入 / 输出、时钟输入 / 输出、ARM 输入 / 输出
2. 信号捕获关键参数
(1)频率与采样性能
频率范围:dc(直流)至 5 MHz,在 5 MHz 频率点满足 -3 dB±1 dB 衰减指标,5-10 MHz 频段滚降 -6 dB / 倍频程,10-20 MHz 频段滚降 -18 dB / 倍频程。
采样频率:可编程范围 0.005 Hz 至 10 MHz,支持三种时钟源 —— 内部时钟、外部时钟(TTL 电平,50 Ω 负载,dc 至 10 MHz)、VXIbus 10 MHz ECL 时钟。
采样间隔:内部 / 外部时钟模式下为 100 ns 至 200 s(100 ns 步进),外部时钟最小周期 100 ns。
时钟精度:内部时钟年漂移 5 ppm,保证长期采样稳定性。
(2)输入特性配置
电压范围:
校准范围:±0.5 V、±1 V、±2 V、±5 V、±10 V、±20 V、±50 V、±100 V(共 8 档,精度更高)。
虚拟范围:支持 100 V 以内任意非校准电压范围,通过 Tek 自研虚拟量程电路实现 12 位权重分配,性能优于部分 14 位数字化仪。
输入类型:差分输入(CMRR 共模抑制比:dc 至 1 kHz 时 >40 dB,50 Ω 负载典型值 >50 dB,1 MΩ 负载典型值 >60 dB)、单端输入。
耦合方式:AC 耦合、DC 耦合、接地三种可选,适配不同信号类型(如 AC 耦合隔离直流分量)。
输入阻抗:
50 Ω(±1%,寄生电容 <20 pF):适用于高频信号测量。
1 MΩ(±3%,寄生电容 <20 pF):适用于低频、高阻抗信号测量。
929 kΩ(±2%,寄生电容 <20 pF):仅 50 V、100 V 电压范围适用。
分辨率(12 位):电压范围越小,分辨率越高,如 ±1 V 范围分辨率 0.48828 mV/bit,±100 V 范围分辨率 48.828 mV/bit。
(3)触发与延迟控制
触发源:支持 5 类触发源,可灵活组合(任意两个触发源的 AND/OR 逻辑):
外部 TTL 边沿触发(可编程正 / 负边沿)。
双电压阈值触发(±0 至 ±100% 满量程,8 位分辨率)。
VXIbus TTL 触发(8 路可编程触发线选择)。
VXIbus 命令触发。
软件触发(接收 T 命令启动)。
触发模式:
预触发(CP):触发前存储数据,触发后存储指定数量样本。
后触发(CT):默认模式,触发后存储数据,默认样本数为内存大小 - 100。
中心触发(CC):触发事件位于内存中心,前后各存储一半样本。
自由运行(CF):不受触发控制,接收 T 命令后持续采样,直至收到停止命令。
记录模式(CR):自动重触发,按设定样本数 / 记录数存储数据,最多支持 65534 条记录。
触发延迟:可编程范围 200 ns 至 420 s(200 ns 步进),延迟不确定度 ≤200 ns + 1 个采样时钟周期,满足精准时序控制需求。
触发重武装时间:记录模式下为 1 个采样时钟周期,支持快速连续采样。
3. 信号分析功能(40+ 种核心功能)
(1)时域分析功能
功能名称 说明
峰值 - 峰值电压(AK) 计算信号稳态高电平(100% 点)与稳态低电平(0% 点)差值,返回最大 / 最小 / 平均值
上升时间(AR) 测量信号从 10% 稳态值上升至 90% 稳态值的时间,返回最大 / 最小 / 平均值
下降时间(AF) 测量信号从 90% 稳态值下降至 10% 稳态值的时间,返回最大 / 最小 / 平均值
过冲(AO) 信号超过 100% 稳态值的部分,返回最大 / 最小 / 平均值及对应地址
下冲(AU) 信号低于 0% 稳态值的部分,返回最大 / 最小 / 平均值及对应地址
最大 / 最小值(AX/AM) 查找指定样本范围内的最大 / 最小电压值及对应内存地址
脉冲宽度(AW/AZ) 测量脉冲高 / 低电平持续时间,支持绝对零或浮动参考点,返回最大 / 最小 / 平均值
(2)频域分析功能
功能名称 说明
FFT 分析(AC) 快速傅里叶变换,支持电压(V)或功率(dBm)单位,可返回最大幅值及频率、谐波参数等
FFT+Hanning 窗(AH) 带汉宁窗的 FFT,减少频谱泄漏,适用于非周期信号
FFT+Blackman-Harris 窗(AQ) 带布莱克曼 - 哈里斯窗的 FFT,进一步抑制频谱泄漏,分辨率更高
总谐波失真(THD) 计算基波与前 5 次谐波的幅值比,单位 dBc(相对于载波)
信噪比(SNR) 基波幅值与所有非谐波噪声幅值的比值,单位 dBc
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 基波幅值与最大杂散信号(噪声或谐波)幅值的差值,单位 dBc
(3)统计与数学分析功能
功能名称 说明
均值(AA) 计算指定样本范围内的平均电压值
真 RMS 值(AT) 计算信号的真有效值(平方和平均后开方),反映信号实际功率
标准差(AS) 反映样本数据离散程度,可同时返回 ±Nσ 范围内的数据占比(N=1-9)
积分(AI) 计算信号曲线下面积(样本值累加,乘以采样间隔)
差分(AD) 计算连续样本点的差值,反映信号变化率
周期 / 频率 / 占空比(AY/AW/AZ) 基于过零点检测,计算信号周期、频率及高电平占空比
(4)记录与特殊分析功能
功能名称 说明
记录操作(AG) 对多条记录执行平均、差值、最大 / 最小值计算,生成新记录
单频 DFT(AL) 针对指定频率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返回幅值(RMS)与相位(弧度),支持单 / 双精度
过零点时间(AZ) 检测信号过零点时刻,计算周期、占空比等参数,参考点为绝对零

image.png

安装与操作指南

1. 安装前准备与要求
(1)工具与环境
必备工具:一字螺丝刀。
环境要求:主机架需提供足够散热(2.7 升 / 秒 airflow,压力降 0.19 mm H₂O 时,模块温升 <10°C),工作温度 0°C~55°C,存储温度 -40°C~85°C,相对湿度 <75%(非冷凝,31°C~40°C)。
(2)开关设置(关键配置,错误设置将导致模块故障)
开关名称 位置要求 说明
逻辑地址开关(S080) 1-255(FFh 为动态配置) 基地址计算公式:[(64d×XYh)+49152d],建议与插槽号一致
中断级别开关(S081) 1-7(0/8/9 禁用中断) 需与系统控制器中断处理级别匹配
Halt 开关(S084) 必须设为 ON 否则模块无法正常响应 VXIbus 资源管理器指令
Bootstrap 开关(S56) 设为 OFF 工厂测试专用,用户无需调整
内存大小开关(S083) 工厂预设 不可自行调整,匹配内存硬件配置
(3)安装步骤
记录模块修订版本、序列号(顶部屏蔽罩标签)及开关设置,填入安装检查表。
确认主机架电源关闭,将模块插入除 0 号槽外的任意 C/D 尺寸插槽(D 尺寸主机架需参考主机架手册适配)。
拧紧模块固定螺丝,确保前面板接地,避免触电风险。
连接电缆:BNC 接口使用 RG58 同轴电缆连接被测设备(UUT),DB25 接口可使用 CDS 73A-742P 带罩连接器。
检查主机架空闲插槽:需用空白面板覆盖,保证散热;若模块左侧有空闲插槽,需按主机架手册安装 VME 菊花链跳线。
2. 基本操作流程
(1)参数配置(核心命令示例)
操作目的 命令示例 说明
设置采样频率 F1E6 采样频率设为 1 MHz(内部时钟)
配置输入参数 VD5MF DC 耦合,±5 V 范围,50 Ω 输入阻抗,差分输入
设定采集模式 CR1000/50 记录模式,每条记录 1000 样本,共 50 条记录
配置触发模式 MP5.0 正电压阈值触发(5.0 V)
设定触发延迟 D200E-9 触发后延迟 200 ns 开始采样
(2)采样与分析流程
发送配置命令:通过系统控制器向模块发送参数配置命令字符串(最长 160 字节,以 <LF> 或;分隔多条命令)。
启动采样:发送 T(Trigger)命令,模块进入 “待命” 状态(ARM LED 亮),触发条件满足后开始采样(MIP LED 亮)。
数据存储:采样数据按设定模式存储在内存中,记录模式下自动重触发,直至完成设定记录数。
信号分析:发送 A 系列命令(如 AA 计算均值、AC 执行 FFT),模块返回分析结果。
状态查询与错误处理:
发送 Q 命令查询模块状态(自检结果、采样进度、触发状态等)。
发送 E 命令读取错误码(如 02 为 CPU 内存故障、08 为阈值超量程),错误码清除后才能继续操作。
(3)数据输出
输出格式:支持 ASCII、二进制、补码二进制、ASCII 块传输(K 选项,块大小 1-2500)。
地址控制:支持自动递增 / 递减地址,可指定相对于触发点的偏移地址(-RAMsize 至 +RAMsize)。
步长设置:可选 1-65536 采样点步长,支持间隔读取数据(如每 4 个样本读取 1 个,适配多路复用场景)。
3. 自检与校准
(1)自检功能
上电自检:模块上电后 5 秒内完成,检测 CPU 内存、A/D 转换器、模拟前端等核心部件,通过则 POWER LED 常亮,SYSFAIL LED 熄灭。
命令自检:发送 S 命令启动扩展自检(检测所有内存、校准参数、触发电路等),完成后返回上电默认状态,结果可通过 Q 命令(查询自检状态)或 E 命令(读取故障错误码)获取。
(2)校准要求与操作
校准周期:建议每 12 个月校准一次,需在工作温度下进行,校准前模块需预热 10 分钟。
校准命令:
KS [range]:同时校准指定电压范围的增益与偏移(结果存储于非易失性内存)。
KG [range]:仅校准增益。
KO [range]:仅校准偏移。
K [range]:软件校准,返回偏移电压(不存储,用于补偿温漂)。
校准条件:需使用高精度直流校准源(精度 0.1%)、函数发生器(1 MHz,精度 0.002%)等设备,由专业人员操作。


维护与故障排查

1. 日常维护
清洁:定期用无尘布擦拭模块表面,去除灰尘;顽固污渍可用稀释清洁剂擦拭,禁止使用研磨性清洁剂。
保险丝更换:模块配备 +5V、-2V、±24V 保险丝(+5V 用 Littelfuse 273005 2A 快速熔断型,其他用 273002 2A 快速熔断型),保险丝熔断后需先排除故障再更换。
备件采购:通过 Tektronix 当地办事处或分销商订购备件,需提供产品型号、序列号、修订版本。
2. 常见故障排查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排查步骤
SYSFAIL LED 常亮 1. 电源故障(+5V/-2V/±24V 丢失);2. 自检未通过;3. CPU 故障 1. 检查 POWER LED 是否熄灭,若熄灭则更换保险丝;2. 发送 S 命令执行扩展自检,发送 E 命令读取错误码;3. 联系技术支持维修
无采样数据(MIP LED 不亮) 1. 触发条件未满足;2. 采样频率 / 周期设置错误;3. 内存不足 1. 检查触发模式与阈值设置(M 命令);2. 验证采样频率命令(F/P 命令);3. 减小单条记录样本数或扩展内存
分析结果偏差大 1. 未校准或校准过期;2. 输入参数设置错误(范围、耦合、阻抗);3. 采样频率不足(未满足 Nyquist 定理) 1. 执行 KS 命令校准对应电压范围;2. 核对 V 命令参数(确保与信号匹配);3. 提高采样频率(至少为信号最高频率的 2 倍,建议 10 倍以上)
通信失败 1. 逻辑地址设置冲突;2. VXIbus 总线故障;3. 命令格式错误 1. 重新设置逻辑地址(避免与其他模块冲突);2. 检查主机架总线连接;3. 确保命令字符串符合语法(ASCII 字符,正确分隔符)

image.png

扩展选项与兼容性

1. 扩展选项
Option 01:512K 字采样内存扩展。
Option 02:1M 字采样内存扩展。
Option 2A(波形输出):支持数字化信号回放,可编程延迟(200 ns 至 420 s),输出幅值 ±1Vpp 或 ±10Vpp(50 Ω 负载),需配合波形输出卡使用。
2. 兼容性
主机架兼容性:支持所有符合 VXIbus 规范的 C/D 尺寸主机架,Slot 0 需配备资源管理器(如 VX4521)。
接口兼容性:支持 VXIbus 字串行协议,兼容 IEEE-488(GPIB)接口(需通过 Slot 0 模块转换),中断级别可配置(1-7 级)。
软件兼容性:提供 BASIC 编程语言示例程序,支持主流测量控制软件(需遵循 VXIbus 仪器协议命令)。


关键附录信息摘要

1. 附录核心内容
附录 A(VXIbus 操作):详细说明模块 VXIbus 寄存器定义、传输模式(正常传输 / 快速握手)、中断处理流程。
附录 B(I/O 连接):提供 BNC 与 DB25 连接器引脚定义、信号接地要求、外部触发 / 时钟 / ARM 信号接口规格。
附录 E(傅里叶变换):解释 FFT 原理、频谱泄漏抑制(窗函数作用)、采样频率选择原则(Nyquist 定理)。
附录 H(性能验证):提供 DC 精度、AC 精度、共模抑制比(CMRR)等关键指标的验证流程与设备要求。
附录 I(校准流程):详细描述 DC 增益 / 偏移校准、AC 增益校准、共模抑制校准的操作步骤与调整电位器位置。
2. 重要提示
二进制传输:使用 National Instruments GPIB-VXI/C Slot 0 模块时,需加载专用代码仪器(CI),避免数据缓冲区残留。
IEEE-488 地址配置:若系统上电后未分配 GPIB 地址,需调整 Slot 0 资源管理器延迟(设为 5 秒),确保模块完成自检。

image.png


Copyright © 2024 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205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