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CP450 人机界面(HMI)
产品核心定位与基础特性
CP450 是一款工业级人机界面(HMI),主打高防护性与灵活兼容性,适用于工厂自动化、机械设备控制等场景,核心基础特性如下:
显示与交互:配备 10.4 英寸 TFT 彩色液晶屏(64K 色,640×480 像素),模拟式触摸屏,背光寿命约 50,000 小时(25°C 环境下),支持 80×60 字符(8×8 字体)显示,可通过触摸屏校准确保操作精度。
防护等级:前面板符合 IP65/NEMA 4X 标准(仅限室内使用),防尘防水,适应工业污染等级 2 环境(中等粉尘、无强腐蚀性气体)。
兼容性与开发工具:需通过CP400Soft 软件设计应用程序,支持多型号 HMI 兼容,且提供 “即插即用” 的现场设备集成能力,降低开发难度。
抗干扰与稳定性:具备高瞬态抗干扰能力,符合 EMC 指令 2004/108/EC 第 4 条要求,可在无强磁场、无剧烈温变(0~50°C 工作温度)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安全规范(优先级最高)
1. 通用安全要求
操作资质:仅允许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操作与维修,非专业操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风险;
安装环境:需固定安装在平面表面,避免高爆炸风险、强磁场、阳光直射、剧烈温变场景,且仅适配 1 类和 4X 类(室内)外壳;
异物防护:禁止液体、金属碎屑、布线残渣进入设备开口,以防火灾或触电;
设备修改:ABB 不对改装、改造后的设备负责,仅允许使用 ABB 指定规格的零部件与附件;
报废处理:设备含锂电池、电解电容、显示屏等有害物质,需按当地法规回收,禁止随意丢弃。
2. 电源与接地安全
电源参数:仅支持 24V DC±15% 输入,偏离此范围会严重损坏设备,需定期检查直流电源稳定性,功耗≤30W;
接地要求:必须可靠接地(否则受噪声干扰严重),接地电缆需≥2mm²(AWG 14),接地电阻≤100Ω(3 类接地),且禁止与动力电路共用接地点;
接线安全:连接通信 / 下载电缆前必须断电,避免触电;电源接线需使用 60/75°C 铜导体,导线剥线长度 7~8mm,扭矩 4.5lb-in。
3. 使用与维护安全
安全功能限制:紧急停止等安全功能不可通过 CP450 控制,需独立设计安全回路;
触摸屏操作:禁止用过大力度或尖锐物体触碰屏幕 / 按键,以防损坏;
维护断电:清洁或维护前必须断开电源,清洁时仅可用软布蘸中性清洁剂擦拭前面板;
电池更换:内置可充电锂电池(用于实时时钟),需使用 ABB 推荐型号,错误更换可能导致爆炸。

硬件参数与部件说明
1. 关键物理与电气参数
参数类别 具体规格
尺寸与重量 前面板(W×H×D):297.0×222.0×9.0mm;安装深度 51.6mm;开孔尺寸 286.0×211.0mm;重量 1.9kg
存储与内存 Flash ROM 8MB、RAM 16MB、电池备份内存 512KB(数据 / 配方存储)、CF 卡接口(扩展存储)
处理器与时钟 32 位 RISC CPU;实时时钟(RTC,依赖锂电池供电)
环境适应性 工作温度 0~50°C、存储温度 - 10~60°C;湿度 20~90% RH(无冷凝);振动耐受(10~55Hz,0.5mm 位移,三轴向各 2 小时);冲击耐受(10G,11ms,三轴向各 3 次)
认证标准 CE 认证(EN61000-6-4、EN61000-6-2)
2. 核心部件说明(前 / 后面板)
前面板:含固定安装孔、8 个功能键(1 个菜单键 + 7 个 F1~F7 键)、电源指示灯、通信指示灯、网络指示灯、10.4 英寸触摸屏;
后面板:24V DC 电源输入接口、3 个通信端口(COM1~COM3)、以太网接口、2 个 USB 主机端口(接打印机 / U 盘)、1 个 USB 设备端口(传输数据)、CF 卡接口、12 位 DIP 开关(配置工作模式与通信参数)。
安装流程(含关键步骤)
1. 包装清单检查
开箱后需确认包含以下部件,缺失需联系供应商:
1 台 CP450 操作员终端;
8 个安装紧固件;
1 个 24V DC 电源连接器(已预装在设备上);
1 份安装与操作手册(1SBC159105M0202)。
2. 开孔与固定
面板开孔:在控制前面板上按尺寸(286.0±0.5mm×211.0mm)开孔,确保边缘平整无毛刺;
设备嵌入:将 CP450 嵌入开孔,通过设备自带的紧固件(螺丝)固定到前面板,扭矩控制在 0.6~0.7Nm(5.31~6.2lb-in),避免用力不均导致设备变形;
安装角度:设备安装角度需在 0~135° 范围内(以显示屏为基准),确保操作视野与散热效果。
3. 接地与电源接线
接地操作:从设备后面板电源连接器引出接地电缆,连接至独立接地点,确保接地电阻≤100Ω;
电源接线:断开电源后,拆开电源连接器螺丝,插入剥好的 24V DC 导线(正负极区分),拧紧螺丝后插回设备电源输入接口,需使用铜导体且符合线径要求(参考安全规范 2.3)。
4. 布线要求
通信电缆需与动力电缆分开布线,避免电磁干扰;
所有通信电缆必须使用屏蔽电缆,降低噪声影响。

DIP 开关配置(核心功能切换)
CP450 后面板的 12 位 DIP 开关(SW1~SW12)用于配置工作模式、通信参数、密码需求等,关键开关功能如下表(未标注 “保留” 的开关需严格按需求设置):
DIP 开关 功能分类 具体设置说明
SW3~SW4 工作模式 - ON+ON:运行用户应用;- ON+OFF:运行老化测试程序;- OFF+ON:更新 BIOS;- OFF+OFF:运行台架测试程序
SW5 通信参数来源 - ON:使用设备配置界面定义的通信参数;- OFF:使用 CP400Soft 软件定义的通信参数
SW6 开机密码需求 - ON:开机自检后需输入密码;- OFF:开机无需密码
SW7 系统菜单显示 - ON:自检后显示系统菜单;- OFF:直接运行用户应用,不显示系统菜单
SW8 默认用户等级 - ON:无密码开机时默认用户等级 1(最高权限);- OFF:默认等级 9(最低权限)
SW10 COM2 端口模式 - ON:COM2 为 RS485 模式;- OFF:COM2 为 RS422 模式
SW11 COM3 端口模式 - ON:COM3 为 RS485 模式;- OFF:COM3 为 RS422 模式
SW1,2,9,12 保留 无功能,无需设置

通信端口配置
CP450 提供 3 个串行通信端口(COM1~COM3)、1 个以太网端口及 USB 端口,支持与控制器、第三方设备的灵活连接,关键参数如下:
1. 串行通信端口(COM1~COM3)
端口 接口类型 支持协议 引脚功能(核心) 适配场景
COM1 9 针母头 RS232/RS485 - RS485+(1 脚)、RS485-(6 脚);- RS232 RXD(2 脚)、TXD(3 脚)、GND(5 脚) 连接控制器(如 PLC)、简单外设
COM2 25 针母头 RS232/RS422/RS485 - RS485+/RS422 TX+(14 脚)、RS485-/RS422 TX-(15 脚);- RS232 TXD(2 脚)、RXD(3 脚) 连接多设备、长距离通信
COM3 9 针母头 RS422/RS485 - RS485+/RS422 TX+(1 脚)、RS485-/RS422 TX-(6 脚);- RS422 RX+(4 脚)、RX-(9 脚) 长距离、高稳定性通信
注意:端口模式需与 DIP 开关匹配(如 COM2 为 RS485 需设 SW10=ON),否则通信失败。
2. 其他通信接口
以太网端口:仅 CP450 T-ETH 型号支持,用于高速网络通信,适配工业以太网场景;
USB 接口:2 个 USB 主机端口(接打印机、U 盘,用于数据存储或打印),1 个 USB 设备端口(与 PC 连接,传输应用程序或配方);
CF 卡接口:用于扩展存储,可存储应用程序备份、配方数据等。
七、核心操作功能(含调试与维护)
1. 开机自检(Self Test)
设备通电后自动执行硬件自检,屏幕显示检测结果,需重点关注以下项:
关键检测内容:RAM、电池状态、BIOS 校验和、固件校验和、应用程序校验和、通信端口(COM1~COM3)、实时时钟(RTC);
故障处理:若某项显示 “Failed”,需按提示排查(如固件 / 应用校验失败需重新下载;通信端口失败需检查接线与 DIP 开关);
首次使用:需手动重置实时时钟(RTC),确保时间同步。
2. 系统菜单操作(需设 SW7=ON)
自检后进入系统菜单,提供 5 个核心功能,需通过触摸屏或功能键操作:
系统菜单命令 功能描述
Link 建立设备与外部设备(如 PC、其他 CP450)的通信连接
F2 - Confg 配置实时时钟(日期、时间)与通信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需用方向键选择字段,± 键调整值
F3 - Copy 将当前设备的应用程序复制到另一台 CP450,需连接下载电缆并输入密码
F4 - Set 校准触摸屏(需触摸屏幕左上 / 右下角落及中心),此操作会清除 RAM 数据
F5 - Run 运行用户应用程序,退出系统菜单
3. 应用程序下载与上传
(1)下载应用(PC→CP450)
硬件连接:用 TK401 电缆连接 PC 的 RS232 端口与 CP450 的 COM1,或用 TK402 电缆连接 COM2(需断电接线);
开关设置:设 SW7=ON(显示系统菜单),SW5 根据参数来源设置(设备端设为 ON,软件端设为 OFF);
软件操作:打开 CP400Soft,加载应用程序并编译(修改后必须重新编译),首次下载选择 “Application/Download Firmware/Application”,后续下载选择 “Application/Download Application”;
进度监控:屏幕显示 “Programming application...”,完成后按 F5-Run 运行应用。
(2)上传应用(CP450→PC)
连接与设置:同下载步骤 1-2,确保通信参数匹配;
软件操作:在 CP400Soft 中选择 “File/Upload Application”,保存为 *.AF6 文件,输入 CP400Soft 中设置的密码(见 7.10);
文件转换:上传后需通过 “File/Reconstruct Source” 打开文件,再保存为 *.V6F 格式,用于后续修改与维护。
注意:首次上传前需先运行一次应用程序,否则上传功能失效。
4. 配方(Recipe)上传 / 下载
配方用于存储生产参数(如工艺设定值),操作流程如下:
上传配方:设 SW7=ON,在 CP400Soft 选 “File/Upload Recipes”,保存为 *.RCP 文件;
下载配方:在 CP400Soft 打开含配方的应用,选 “File/Download Recipes”,选择 *.RCP 文件,完成后按 F5-Run 运行;
前提条件:需在应用程序中定义配方长度与数量,且编辑新配方前需先上传现有配方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