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
GE VMIVME-2128 128 位高压数字输出板
时间: 2025-08-18浏览次数:
GE VMIVME-2128 128 位高压数字输出板

GE VMIVME-2128 128 位高压数字输出板

产品概述
基本功能:VMIVME-2128 能够提供 128 通道的高压和 / 或大电流灌电流输出,其开集电极输出驱动器支持 5 至 48VDC 的输出电压,具有内置测试(BIT)逻辑,允许用户在软件控制下验证每个通道的操作。


主要特性

128 通道高压数字输出(5 至 48VDC),支持 8 位、16 位或 32 位 VME 数据传输。
大电流开集电极驱动器(600mA 灌电流),带有内置抑制二极管,输出可并联以获得更高的驱动能力,可选开集电极上拉电阻。
输出具有故障保护功能(当电流超过 1.0A 时输出关闭),具备内置测试逻辑,前面板有软件控制的故障 LED(用于内置测试)。
用户可配置地址跳线,允许多个板在 VME 系统中使用时进行连续寻址。
应用场景:适用于继电器驱动、灯驱动、螺线管驱动、锤子驱动、步进电机驱动、LED 驱动、大电流高压驱动、光纤 LED 驱动等多种应用。

安全摘要

为最大限度减少触电危险,机箱和系统机柜必须连接到电气接地,使用三芯交流电源线,并正确连接到有接地的插座。
不要在爆炸性气氛中操作系统,以免构成安全隐患。
操作人员不得拆除产品外壳,组件更换和内部调整必须由合格的维修人员进行,更换组件时不要连接电源线,即使移除电源线,某些情况下仍可能存在危险电压,接触电路前需断开电源并放电。
不要单独进行内部维修或调整,需有能提供急救和复苏的人员在场。
不要更换部件或修改系统,以免引入额外危险,产品维修应返回 GE Fanuc 嵌入式系统以确保安全功能得以维持。
危险程序警告:手册中在潜在危险程序前会有警告,必须遵循警告中的说明。


安全符号

STOP:告知操作员不应执行某项操作,否则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系统部分或全部损坏。
WARNING:表示存在危险,提醒注意某一程序、操作或条件,若不正确执行或遵守,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CAUTION:表示存在危险,提醒注意某一操作程序、操作或条件,若不正确执行或遵守,可能导致系统部分或全部损坏。
NOTE:提醒注意某一重要的程序、操作或条件等。

操作原理

功能模块:VMIVME-2128 板的设计主要由 VME 基础逻辑、设备寻址、输出驱动器和内置测试逻辑四个部分组成,支持八个 16 位双向寄存器、一个控制和状态寄存器(CSR)、高性能输出驱动器、典型的 VME 基础逻辑和设备地址跳线组,跳线组允许用户选择基地址。
设备寻址:支持短或标准 I/O 内存空间中的数据传输,具有监控和 / 或非特权数据访问功能,通过跳线选择 I/O 访问类型,工厂默认配置为响应短监控 I/O 访问。
VME 基础逻辑:由驱动器、接收器和控制逻辑组成,DTACK 生成器旨在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收发器支持 8 位、16 位和 32 位边界上的读写操作。
寄存器控制逻辑:支持对八个 16 位双向双端口锁存器的读写操作,以及对控制测试模式和前面板 LED 的 CSR 寄存器的读取操作,128 位高压输出可寻址为四个 32 位长字、八个 16 位字或十六个 8 位字节。
内置测试(BIT):通过在 CSR 中置位测试模式位启用,测试模式下可向任何输出数据寄存器(ODR)写入测试数据,并在读取操作时读回,此时所有驱动器关闭(三态),ODR 可在任何时候独立于测试模式位读取。该功能提供实时环回测试(输出驱动器连接时)和离线诊断测试(输出驱动器与现场设备断开时)能力,前面板有故障 LED 用于快速故障隔离到板级,故障 LED 在加电或系统复位时点亮,用户可在诊断成功执行后将其熄灭。


输出驱动器:具有热和浪涌电流关断保护,浪涌电流保护在驱动器关断前允许高达 990mA 的浪涌电流,若外部电路每通道的浪涌电流将超过 990mA 限制,应使用预热电阻,板上提供 SIP 电阻插座用于这些预热电阻,电阻必须是总线类型,引脚 1 为公共端,插座的引脚 1 接地,SIP 电阻的功率额定值应足以处理所需的功耗。输出驱动器用户负载返回电流必须提供尽可能低的电阻返回路径到用户电压源,不得通过 VME 背板数字接地返回,必须通过前面板连接器 P3 和 P4 的 B 行引脚返回到用户电源,或如果订购了 P2 用户接地选项,则通过 P2 连接器的 A1 至 A26 引脚返回。若用户接地质量不佳,导致用户负载返回电流流到背板数字接地,保险丝 F1 将熔断并使板无法工作,熔断的保险丝通常表明用户接地质量不佳,该保险丝电路对于控制信号到输出驱动器的数字输入接地返回是必要的。

P2 用户接地选项:用户接地连接到前面板连接器 P3 和 P4 的所有 B 行引脚,如果订购了 P2 用户接地选项,这些接地还通过安装短路棒 SB1 至 SB4(RP33 至 36)路由到背板 P2 连接器的 A1 至 A26 引脚,现在可以从 VME 机箱的 P2 背板连接器访问外部电源的接地(用户接地),需要所有 26 根导线提供低电阻的用户负载电流返回路径,对于典型的 300mA / 通道负载,每根导线的电流可高达 1.48A,未使用的每根导线意味着其电流必须由其余导线分担,因此应使用 28 AWG 或更大的导线。

配置与安装

拆包程序:GE Fanuc 嵌入式系统产品上的某些组件可能对静电放电敏感,将板放在工作台进行配置等操作时,建议在板下方插入导电材料以提供导电分流,未使用的板应存放在原包装中。收到产品后,应遵守运输容器中的所有预防措施,仔细 unpack 所有物品,彻底检查是否有运输损坏,所有因运输损坏引起的索赔应向承运人提出,并向 GE Fanuc 嵌入式系统发送完整报告,请求关于损坏物品处理的建议。
跳线和开关位置:介绍了跳线上的物理位置,地址修改器可通过在接头 H1 的适当位置安装跳线更改配置,支持多种 I/O 访问类型,地址选择跳线用于指定数据传输的起始板地址,安装的跳线等于零,省略的跳线等于一,工厂默认配置为在短监控空间中响应 0000 HEX。
I/O 电缆和前面板连接器配置:VMIVME-2128 上的输出连接器(P3 和 P4)是 96 针 DIN 标准,可与多种电缆和配套连接器一起使用,用户可参考相关应用指南获取更多信息。详细说明了连接器 P2 用户 I/O 引脚和外部电压输入的使用,以及 P3 和 P4 的输出连接器引脚配置。VMIVME-2128 板设计有高质量接地层,通过保险丝 F1 连接到 VME 接地,并连接到连接器 P3 和 P4 上的 B 行引脚,以增强抗噪声能力和提高操作可靠性。还提醒用户,接地导体应连接到与这些信号负载相关的电源(GND 返回),接地连接应防止过大电流(直流或噪声)流过 VME 背板,在未接通 VME 背板 +5VDC 的情况下,不应将外部施加的用户电压施加到 VMIVME-2128,如果这些电压不能一起施加和移除,首选顺序是:用户电压最后接通,最先断开。
可选用户接地:如果订购了用户接地选项,输出返回通过安装短路棒 SB1 至 SB4 路由到 P2 的 A1 至 A26 引脚,允许从 VME 机箱的 P2 背板访问外部电源的接地,需注意保持该接地路径电阻低于 VME 接地路径电阻,使用尽可能多的导线引出这些接地,导线中电流可能很大,因此应使用 28 AWG 或更大的导线,同时注意不要超过连接器引脚的最大电流额定值。
预热电阻:当白炽灯最初打开时,冷灯丝电阻最小,通常会允许 10 到 12 倍的浪涌电流,1A 或更大的浪涌电流将迫使输出驱动器进入折返电流限制,为避免此问题,应在灯电路中使用预热或限流电阻,预热电阻应消耗约为灯泡额定(热)电流的 10%,板上提供十针 SIP 插座用于预热电阻,这些电阻必须是总线类型,引脚 1 为公共端,插座的引脚 1 接地,预热电阻的功率额定值应足以处理所需的功耗。


编程

寄存器映射:VMIVME-2128 包含一个 16 位板 ID 寄存器、一个 16 位 CSR 和八个 16 位 ODR,给出了寄存器地址映射,ODR 允许控制 128 个高压数字输出通道,可寻址为四个 32 位长字、八个 16 位字或十六个 8 位字节,可在程序控制下读取 ODR 以进行数据验证或诊断测试,CSR 和板 ID 均可寻址为 16 位字或两个 8 位字节,并给出了 ID 和 CSR 位映射以及 ODR 位映射,该板使用 32 字节的地址空间。
详细编程:输出数据传输中,数据寄存器地址映射显示了 ODR(DR0 至 DR7)与输出数据通道 127 至 0 之间的对应关系。内置测试功能提供实时环回数据验证和离线诊断执行能力,离线内置测试功能通过将 CSR 中的测试模式(TM)位设置为逻辑 “零” 来启动,当 TM 位设置后,所有输出驱动器均为三态,测试数据可写入所选数据寄存器,并在读取传输时读回,而不会影响用户设备,当测试模式关闭时,数据也可以读回,允许对板进行在线测试,测试模式位和故障 LED 控制位在加电或系统复位时初始化为活动状态,因此故障 LED 亮起且输出驱动器禁用,并给出了简化的编程流程图。


维护

产品出现故障时,需先检查软件、系统配置、电气连接、跳线或配置选项、板是否完全插入其正确的连接器位置、连接器引脚是否清洁无污染物、插入或从机箱中取出板时是否有组件或相邻板被扰动、电缆和 I/O 连接的质量等。
如需退货,需联系 GE Fanuc 嵌入式系统获取退货授权(RMA)编号,可通过电子邮件获取,客户服务也可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
不建议用户级维修,手册中的图纸和图表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4 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205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