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
ABB Sace BSD 系列无刷伺服驱动器
时间: 2025-11-18浏览次数:
ABB Sace BSD 系列无刷伺服驱动器

ABB Sace BSD 系列无刷伺服驱动器

设备概述
1. 伺服放大器规格
型号 适用电机容量 电源类型 关键参数
BSD0100 BSM0100(100W) 单相 200-230V 载波频率 10kHz、过载能力 300%/ 约 3 秒
BSD0200 BSM0200(200W) 单相 200-230V -
BSD0400 BSM0400(400W) 单相 200-230V -
BSD0750 BSM0750(750W) 单相 / 三相 200-230V -
BSD1000 BSM1000(1000W) 三相 200-230V -
BSD1500 BSM1500(1500W) 三相 200-230V -
BSD2000 BSM2000(2000W) 三相 200-230V -
2. 伺服电机规格
系列 型号 容量 额定转速 额定扭矩 编码器
低惯量 BSM0100 100W 3000r/min 0.318N·m 17 位串行
低惯量 BSM0200 200W 3000r/min 0.637N·m 17 位串行
低惯量 BSM0400 400W 3000r/min 1.27N·m 17 位串行
低惯量 BSM0750 750W 3000r/min 2.39N·m 17 位串行
中惯量 BSM1000 1000W 2000r/min 4.77N·m 17 位串行
中惯量 BSM1500 1500W 2000r/min 7.16N·m 17 位串行
中惯量 BSM2000 2000W 2000r/min 9.55N·m 17 位串行
3. 型号编码规则
伺服放大器:仅指定功率,如 “BSDXXXX” 中 “XXXX” 对应功率(0100=100W)。
伺服电机:格式为 “BSMXXXXXX”,其中 “XXXX”= 功率、“C”= 轴型(C = 键槽,L = 平轴)、“N/B”= 制动器(N = 无,B = 有)、“00/01”= 选项(00 = 无,01 = 油封)。


安装要求

1. 伺服电机安装
项目 要求 备注
存储环境 温度 - 20°C~60°C,湿度 10%-90% RH(无凝露) 带齿轮头时同此要求
工作环境 温度 - 10°C~40°C,湿度 10%-90% RH(无凝露) 带齿轮头时温度 0°C~40°C
安装方向 水平、向下、向上均可(符合 IEC 标准 IMB5/L51 等) 编码器端禁受力
负载限制 径向负载(127N-510N)、轴向负载(19N-253N) 参考文档表 2-5,如 BSM0100 径向 127N
电缆防护 移动场景需用拖链,弯曲半径尽可能大 避免油污 / 水浸泡
2. 伺服放大器安装
项目 要求 备注
存储环境 温度 - 20°C~85°C,湿度 10%-90% RH(无凝露) 海拔≤1000m、无粉尘 / 腐蚀气体
工作环境 温度 - 10°C~55°C,湿度 10%-90% RH(无凝露) 非防滴 / 防尘,多台安装需留间距
安装方向 upright 方向(“BSD” 标识水平) 散热需求
安装间距 顶部≥50mm、底部≥40mm,多台并排间距≥5mm 间距<5mm 时需降额至 80% ED
前方空间 接线后留≥70mm(方便操作) 1.0kW 及以下深度 165mm,1.5kW 及以上 185mm

image.png

接线规范

1. 电源接线
设备 电源类型 接线端子 电压范围 频率
伺服放大器(0.4kW 及以下) 单相 L1、L2 200-230VAC(-10%~+10%) 50/60Hz
伺服放大器(0.75kW) 单相 / 三相 L1、L2(单相);L1、L2、L3(三相) 200-230VAC(单相 - 10%~+10%,三相 - 15%~+10%) 50/60Hz
伺服放大器(0.85kW 及以上) 三相 L1、L2、L3 200-230VAC(-15%~+10%) 50/60Hz
控制电源(所有型号) 单相 sL1、sL2 200-230VAC(-10%~+10%) 50/60Hz
2. 关键接线禁忌
禁止将商用电源(200V) 接入伺服电机 U/V/W 端子(会烧毁电机)。
禁止将接地线(E)接入 U/V/W 端子,禁止 U/V/W 端子接反(会导致火灾 / 故障)。
禁止在编码器端子(CN2)进行耐压、兆欧、蜂鸣测试(会损坏编码器)。
序列 I/O(CN1)与电机电源电缆间距≥10cm(避免干扰)。


测试运行

1. 三阶段测试流程
阶段 测试内容 关键检查项
第一阶段 伺服放大器 + 电机单独测试(未接机器) 1. 电源接线(L1/L2/L3);2. 电机电源(U/V/W)及编码器接线;3. 电机旋转方向(参数 #04);4. 无报警
第二阶段 连上位控制系统(未接机器) 1. 上位系统信号线接线;2. I/O 信号(如急停 EMG、超程 ±OT);3. 电机转速 / 扭矩(符合指令)
第三阶段 装机器后测试(最终状态) 1. 电机安装牢固性;2. 机器行程;3. 伺服参数调整(参考第 6 章);4. 定位精度
2. 原点回归要求
断电后重启,需以≤100r/min 转速旋转电机372° 及以上(约 1.04 转),才能正确检测 Z 相。


参数设置

1. 参数配置方式
键盘操作:通过 4 位 7 段 LED 显示 + 4 个按键(MODE/ESC、SHIFT、ENT、∧/∨),切换至 “参数编辑模式”(PnO)进行设置。
BSD Configurator:通过 LAN 线(CAT.5 直连)连接 CN3,支持参数读写、批量传输、监控。
2. 核心参数表
参数编号 参数名称 控制模式 设置范围 初始值 关键作用
#01 指令脉冲补偿 α 位置 1-32767 16 电子齿轮比分子,转换指令脉冲与机械行程
#02 指令脉冲补偿 β 位置 1-32767 1 电子齿轮比分母
#03 脉冲串输入形式 位置 0(指令脉冲 + 符号)、1(正 / 反转脉冲)、2(90° 相差两信号) 1 匹配上位系统脉冲输出类型
#04 旋转方向切换 / 输出脉冲相位 所有 0-3 0 设置电机正转方向(CCW/CW)及输出脉冲相位
#05 调谐模式 位置 / 速度 0(自动)、1(半自动)、2(手动) 0 选择伺服增益调谐方式
#06 负载惯量比 位置 / 速度 GYS:0.0-100.0;GYG:0.0-30.0 5.0(BSM 小功率)、1.0(BSM 大功率) 电机惯量与负载惯量的比值
#07 自动调谐增益 位置 / 速度 1-20 10 调整伺服响应速度(值大响应快但易振动)
#09 控制模式切换 所有 0(位置)、1(速度)、2(扭矩)、3(位置↔速度)等 0 固定或切换控制模式
3. 参数生效规则
标记 “Power” 的参数(如 #03、#04、#09)需断电重启后生效;其他参数(如 #01、#02、#07)实时生效。

image.png

伺服调整与特殊功能

1. 调谐方式
调谐类型 适用场景 操作要点
自动调谐(#05=0) 多数常规机械 放大器自动估算惯量比,设置最优增益
半自动调谐(#05=1) 惯量比估算不准场景 手动设置 #06(负载惯量比),放大器自动算增益
手动调谐(#05=2) 自动 / 半自动调谐失败 手动设置 #40(位置增益)、#41(速度响应)、#42(速度积分时间)等
2. 特殊调整功能
振动抑制控制:通过参数 #60-#63(反共振频率 0-3)设置,抑制机械振动(如机械臂末端振动),频率范围 5.0-200.0Hz。
指令跟随控制:参数 #55 设置(0 = 无,1 = 跟随,2 = 跟随 + 停止补偿),实现脉冲指令零偏差跟随,适用于高刚性机械。


检查与维护

1. 定期检查项
设备 检查内容 检查频率
伺服电机 1. 机械耦合偏差;2. 轴旋转平滑性;3. 电缆破损;4. 螺丝松动 定期(如每月)
伺服放大器 1. 粉尘堆积;2. 散热风扇异响;3. 端子螺丝松动;4. 无异味 / 过热痕迹 定期(如每月)
2. 易损件寿命与更换
部件 标准寿命 更换提示
伺服放大器主电路电容 73000h(10 年) 环境温度超 30°C 时寿命缩短
伺服放大器冷却风扇 30000h(3 年) 出现异响 / 停转时更换
伺服电机轴承 20000-30000h(3-5 年) 出现振动 / 异响时更换
伺服电机油封 5000h 漏油时更换
3. 常见报警处理
报警代码 报警原因 处理措施
OC1/OC2 过电流 1. 检查电机 U/V/W 接线;2. 检查电机是否短路 / 接地;3. 更换放大器
OL 过载 1. 检查电机 - 负载匹配;2. 延长加减速时间;3. 降低运行频率
HV 过电压 1. 检查电源电压;2. 连接外部再生电阻;3. 延长减速时间
LV 欠电压 1. 检查电源电压;2. 确认参数 #26(欠压检测)设置;3. 改善电源环境

RS485 通信

1. 通信规格
项目 规格
信号电平 RS485
通信方式 4 线半双工、异步通信
波特率 9600/19200/38400bps(参数 #83 设置)
数据格式 1 位起始位、8 位数据位、1 位偶校验、1 位停止位
站号 1-31(参数 #82 设置)
连接电缆 LAN 线(CAT.5 直连)
2. 核心功能
读取:多监控数据(如转速、扭矩)、序列模式、I/O 信号、报警历史、系统状态。
写入:参数、报警复位、参数初始化。

image.png


Copyright © 2024 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205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