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
YOKOGAWA AQ23011A/AQ23012A模块化框架设备
时间: 2025-11-03浏览次数:
YOKOGAWA AQ23011A/AQ23012A模块化框架设备

YOKOGAWA  AQ23011A/AQ23012A模块化框架设备

1. 产品定位与核心用途
AQ23011A/AQ23012A 是 模块化框架设备,需搭配 AQ23811A 等源测量模块(SMU)使用,核心功能是实现电压 / 电流的高精度输出(源功能)与测量(测量功能),支持多通道同步控制与复杂扫描分析。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半导体测试:芯片引脚电压 / 电流特性测试、MOSFET 阈值电压测量。
电子元件验证:电阻 / 电容 / 电感的阻抗特性分析、二极管正向压降测试。
新能源器件校准:锂电池充放电曲线采集、光伏组件 IV 特性扫描。


核心技术参数与硬件结构

1. 关键技术参数
以核心模块 AQ23811A(2 通道 SMU)为例,核心参数如下:
参数类别 具体规格
源输出范围 电压:±6.0000 V(分辨率 100 μV,最大负载电流 ±600 mA/±200 mA,超 ±2 V 时降为 ±200 mA)
电流:200 nA~600 mA 共 8 档量程(如 200 nA 档分辨率 1 pA,600 mA 档分辨率 10 μA,最大负载电压 ±6 V/±2 V,超 ±600 mA 时降为 ±2 V)
测量精度 电压测量:±0.01% 读数 ±0.01% 量程(23℃±5℃,6 V 量程)
电流测量:±0.02% 读数 ±0.02% 量程(23℃±5℃,200 mA 量程)
扫描功能 扫描类型:线性扫描、对数扫描、程序扫描(CSV 格式自定义,最大 100001 步)
重复次数:1~1000 次或无限循环
触发系统 触发源:总线触发(BUS Trigger1~9)、前面板触发、内部定时器(1 μs~1 s 可调)、源信号变化(Src Change)
触发延迟:1 μs~1 s(分辨率 1 μs)
接口与存储 接口:Ethernet(1000BASE-T)、USB 3.0(2 个主机口 + 1 个设备口)、GP-IB(可选)
存储:内部存储(双区各 219 GB)、USB 外部存储,支持 BIN/CSV/PNG 格式
2. 硬件结构与部件功能
(1)前面板核心部件
部件名称 位置与功能
模块插槽 左侧 9 个插槽(AQ23011A/AQ23012A 通用),用于安装 AQ23811A 等模块,插槽编号 1~9
触控显示屏 中央 10.1 英寸彩色 LCD(1280×800 像素),支持触控操作(菜单导航、参数设置)
功能软键 屏幕下方 F1~F6 键,对应菜单选项,随界面动态变化
前面板触发端子 每个模块对应 1 个触发输入 / 输出端子(TTL 电平,负逻辑),用于外部触发信号交互
USB 主机接口 右侧 2 个 USB 3.0 接口,插入 U 盘 / 移动硬盘保存数据,或连接鼠标 / 键盘
电源与状态灯 右侧电源键(带 LED 指示灯,绿色常亮为正常)、错误指示灯(红色闪烁为故障)
(2)后面板核心部件
部件名称 功能
AC 电源接口 连接专用电源 cord(输入 100~240 VAC,50/60 Hz,最大功耗 120 VA)
Ethernet 接口 RJ45 接口,支持 TCP/IP 协议,用于远程控制(HiSLIP/RawSocket)或网络文件共享
外部触发接口 Trig IN1/Trig IN2(BNC 接口,TTL 电平)、Trig OUT1/Trig OUT2(BNC 接口),用于外部触发同步
联锁接口 Remote Interlock 端子,需连接专用插头(A1288JA)才能启用模块输出,保障安全
GP-IB 接口 可选接口(需配置模块),用于传统仪器远程控制
USB 设备接口 USB Type-B 接口,连接 PC 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或远程控制

image.png

基础操作流程

1. 开机与初始化设置
(1)开机准备
硬件连接:确认框架断电,安装 AQ23811A 模块(对准插槽导轨插入并锁紧),连接 AC 电源 cord,打开后面板电源开关。
自检与启动:开机后框架自动检测模块、DRAM、文件系统,自检通过后进入主界面( summary view);若自检失败(如模块未识别),屏幕显示错误代码(如 E021:Slot 1 模块异常),需重新安装模块或联系维修。
恢复默认设置:按屏幕左上角 “功能图标”→“System”→“Reset Frame to factory default”,确认后恢复出厂设置(源输出关闭、测量模式默认电压、触发源设为 None)。
(2)模块校准(关键步骤)
AQ23811A 模块首次使用或环境温度变化超 ±10℃ 时,需执行零点校准:
断开模块输出端子的外部接线,确保无负载连接。
在 summary view 中,长按模块名称(如 “AQ23811A SMU”)→ 弹出菜单→选择 “CH1 ZeroSet” 或 “CH2 ZeroSet”。
等待校准完成(约 3~5 秒),屏幕显示 “ZeroSet OK”,校准后源输出偏移误差≤±10 μV(电压)/±1 pA(电流)。
2. 源输出与测量设置(以 AQ23811A CH1 为例)
(1)电压源输出设置
在 summary view 中,点击 CH1 通道区域→切换至 “Source” 标签页。
设置参数:
功能(Function):选择 “Voltage”(电压源)。
量程(Range):默认 “6 V”(仅 1 档),无需手动切换(自动量程与固定量程一致)。
源电平(Level):输入目标电压(如 3.3000 V,分辨率 100 μV)。
波形(Shape):选择 “DC”(直流)或 “Pulse”(脉冲,需额外设置脉冲宽度与基底电平)。
限流(Limit):设置最大输出电流(如 100.000 mA,防止负载过载)。
启用输出:在 detail view 中,点击 “OUTPUT” 按钮(长按 2 秒),按钮变绿表示输出开启,CH1 端子输出设定电压。
(2)电流测量设置
保持 CH1 输出连接被测负载,在 summary view 中点击 CH1 通道区域→切换至 “Measure” 标签页。
设置参数:
测量类型:默认 “Current”(电流测量,电压测量自动开启以计算功率)。
接线方式(Wire):选择 “2wire”(两线制,普通测量)或 “4wire”(四线制,高精度低电阻测量)。
积分时间(Integ Time):设置 1 PLC(50 Hz 电网对应 20 ms,60 Hz 对应 16.67 ms),减少电源噪声干扰。
测量延迟(Measure Delay):设为 10 μs,确保负载稳定后再采集数据。
查看结果:summary view 实时显示 CH1 测量电流(如 50.123 mA),按 “Math” 键可显示计算功率(电压 × 电流)或电阻(电压 / 电流)。
3. 扫描功能操作(线性扫描示例)
以 “CH1 电压从 0 V 线性扫描至 5 V,步长 0.1 V,同步测量负载电流” 为例:
进入扫描设置:按 “功能图标”→“Application”→“Sweep”→选择 “Linear Sweep”。
配置扫描参数:
扫描通道(Sweep CH):选择 “AQ23811A CH1”。
测量通道(Measure CH):勾选 “AQ23811A CH1”(测量电流)。
扫描范围:起始电平(Start Level)0 V,停止电平(Stop Level)5 V,步长(Step Level)0.1 V。
触发设置:启动触发(Start Trigger)设为 “None”(立即启动),步触发(Step Trigger)设为 “Cyclic”(按内部定时器触发,间隔 100 ms)。
启动扫描:点击 “Start” 按钮(长按 2 秒),屏幕显示扫描进度(步数、 elapsed 时间),测量数据自动保存至内部存储(默认 CSV 格式)。
查看结果:扫描完成后,按 “File”→“Internal memory”→查看 “sweep_xxx.csv” 文件,数据包含每步电压、电流、功率值。

image.png

核心功能与进阶操作

1. 触发功能(精准同步信号)
AQ2300 系列支持多类型触发,确保在特定条件下启动源输出或测量,核心触发模式如下:
触发类型 功能特点与适用场景 操作示例
总线触发 利用框架总线(BUS Trigger1~9)同步多模块,支持外部触发信号(Trig IN1/Trig IN2)或内部定时器 设 BUS Trigger1 为 “Trig IN1”,CH1 源触发设为 “BUS Trigger1”,外部信号触发时启动电压输出
源变化触发 源电平变化时触发测量(Src Change),适用于捕捉负载动态响应 CH1 源电平从 1 V 跳变至 2 V 时,自动触发电流测量,记录跳变前后的电流变化
周期触发 按固定周期(最小 1 ms)重复触发测量,适用于长时间稳定性监测 设 “Cyclic” 触发周期 1 s,持续测量 1 小时,分析负载电流漂移情况
扫描启动触发 扫描开始前等待外部触发(如 Trig IN2),适用于多设备同步测试 扫描启动触发设为 “Trig IN2”,外部信号触发后才开始电压扫描,同步采集示波器波形
2. 文件操作(数据管理)
(1)数据保存类型与格式
数据类型 格式与用途 保存操作
测量数据 BIN(二进制,高精度,占空间小)、CSV(文本,可导入 Excel 分析) 在 detail view 中,按 “Store”→设置采集点数(如 100 点)→“Save Store Data”→选择存储路径
配置文件 .811(模块配置)、.FRM(框架配置),用于保存当前参数,下次直接加载 长按模块名称→“Save Setup”→命名文件(如 “SMU_CH1_3V.set”)→保存至 U 盘
屏幕截图 PNG(图像格式,分辨率 1280×800),用于报告记录 按 “功能图标”→“Take a Screenshot”,自动命名为 “AQ2300_SC_000.PNG” 保存至内部存储
错误日志 LOG(文本),自动记录硬件故障、操作错误,用于故障排查 框架自动保存,按 “System”→“System Log”→“Save System Log File” 导出至 U 盘
(2)文件管理操作
文件夹创建:按 “File”→“Location”→选择 “USB Storage”→“Create new folder”→命名(如 “Test_202410”)。
文件复制 / 删除:选中文件(如 “sweep_001.csv”)→点击文件右侧菜单→选择 “Copy”→选择目标文件夹→“Paste”;删除操作类似,需确认二次提示。
文件筛选:在文件列表界面,输入筛选条件(如 “*.csv”),仅显示 CSV 格式文件,快速定位目标数据。
3. 系统设置(远程控制与安全)
(1)远程控制配置
支持 RawSocket、HiSLIP、GP-IB、USB 四种远程控制方式,以 Ethernet 为例:
按 “功能图标”→“System”→“Network”→“IPv4”→设为 “DHCP ON”(自动获取 IP)或手动输入(如 IP:192.168.1.100,子网掩码:255.255.255.0)。
配置远程协议:“Remote”→“Function” 选择 “HiSLIP”→设置端口(默认 4880)、加密(Encryption OFF/ON,按需选择)。
PC 端控制:安装 NI-VISA 驱动,使用 LabVIEW/Python 发送 SCPI 指令(如 “:SOURce1:CHANnel1:VOLTage:LEVel 3.3” 设置 CH1 输出 3.3 V)。
(2)安全联锁设置
为防止误操作导致负载损坏,需启用联锁功能:
连接后面板 “Remote Interlock” 端子与专用插头(A1288JA)。
按 “System”→“Inter Lock”→设为 “Locked”,此时模块输出被禁用;需输入默认密码 “12345”→设为 “Unlocked”,才能启用输出。
密码管理:可通过 “Reset Password”(重置为默认)或 “Change Password”(自定义密码,6~12 位)修改,增强安全性。

维护与故障排查

1. 日常维护
清洁:用干燥软布擦拭显示屏与外壳,BNC 端子、USB 接口若有粉尘,用压缩空气(气压≤0.3 MPa)吹净;禁止使用酒精、丙酮等溶剂,避免损坏涂层。
模块维护:定期检查模块与插槽接触是否紧密(每月 1 次),长期不用时需每月开机通电 1 小时,防止电容老化。
校准周期:建议每年送横河授权服务中心校准 1 次,或使用标准源(如横河 7520 校准器)自行校准,确保精度符合要求。
2. 故障排查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法
模块未识别 模块未锁紧、插槽接触不良、模块故障 重新插拔模块并锁紧,更换插槽测试;若仍未识别,联系维修
源输出无电压 联锁未解锁、输出未启用、限流值设为 0、负载短路 解锁联锁,长按 “OUTPUT” 启用输出,检查限流值(设为≥1 mA),排查负载接线
测量值波动大 积分时间过短、接线松动、电源噪声干扰 增大积分时间(如 10 PLC),检查接线(四线制需确保 sense 线接触良好),远离变频器等干扰源
USB 无法读取 U 盘格式不支持(需 FAT32/NTFS)、接口接触不良、U 盘损坏 格式化 U 盘为 FAT32,重新插拔 U 盘,更换 U 盘测试
远程控制失败 IP 地址不匹配、协议未启用、防火墙拦截 确认框架与 PC 同网段,启用 HiSLIP/RawSocket 协议,关闭 PC 防火墙
3. 系统自检与日志
自检操作:按 “System”→“Self Test”→选择 “DRAM Test”“File System Test”“Battery Test”→“Start”,自检结果显示 “Pass/Fail”,Fail 需联系维修。
日志查看:按 “System”→“System Log”,可查看系统日志(如模块安装时间、固件更新记录)与用户日志(如操作错误代码),日志可导出为 ZIP 格式保存至 U 盘,用于维修分析。

image.png


Copyright © 2024 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205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