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
Yokogawa IS8000 集成软件 ECU 监控同步功能
时间: 2025-10-31浏览次数:
Yokogawa IS8000 集成软件 ECU 监控同步功能

Yokogawa IS8000 集成软件 ECU 监控同步功能

功能定位

ECU 监控同步选项(/EM1 或 - EM1)是 IS8000 集成软件的扩展功能,可实现波形测量仪器(如 DL950、SL2000)测得的波形与 ECU 监控器(如 RAMScope)获取的 RAM 数据基于采样时钟同步显示,支持数据联合分析。

核心功能与系统配置

(一)功能原理与核心特性
同步原理:以波形测量仪器生成的采样时钟作为同步信号传输至 ECU 监控器,通过 IS8000 软件加载双方测量数据,实现波形与 RAM 数据在 PC 端的时间轴同步显示。
核心功能:
| 功能类别 | 具体说明 |
| 同步显示 | ECU 监控器 RAM 数据与波形测量仪器的波形数据基于采样时钟对齐显示 |
| 测量控制 | 支持 ECU 监控器与测量仪器的测量启动 / 停止、记录启动 / 停止操作 |
| 数据存储 | 自动将 RAM 数据与波形数据合并保存为.mf4 格式文件;支持将符号定义保存为 XML 文件 |
| 离线同步 | 支持离线加载已保存的波形数据(.wdf 格式)与 RAM 数据(.mdf 格式),通过对齐 “FirstData” 点实现时间轴同步 |
(二)系统配置要求
硬件兼容性:
ECU 监控器:支持 RAMScope GT122、GT170EXG(仅 RAM 测量模块),最新兼容型号需参考横河官网;
波形测量仪器:横河 DL950、SL2000(需安装与测量目标匹配的输入模块);
PC 通信接口:需支持 USB(USBTMC、VISA 协议)或以太网(VXI-11、HiSLIP 协议),且需安装专用 USB 驱动(可从https://tmi.yokogawa.com/library/下载)。
PC 系统要求:根据使用场景分为两类配置,具体如下:
| 使用场景 | CPU 要求 | 内存要求 | SSD 要求 | 操作系统 |
|10G 以太网通信 / 触发 DAQ(最长 24 小时连续记录)|Intel Core i7-10700K 及以上(4 核 8 线程,4.7 GHz+)|16 GB 及以上 | 512 GB 及以上(推荐 NVMe SSD,读写速度 3 GB/s+)|Windows 10 64 位、Windows 11|
|1G 以太网 / USB 通信 / 离线分析 | Intel Core i5-10210U 及以上(4 核 8 线程,4.2 GHz+)|8 GB 及以上 | 256 GB 及以上(读写速度 400 MB/s+)|Windows 10 64 位、Windows 11|
附加要求:屏幕分辨率 1366×768 及以上(100% 缩放),需配备鼠标与打印机(可选)。

操作流程:从配置到数据管理

(一)硬件连接与软件配置
硬件连接步骤:
连接测量仪器与 ECU 监控器:将 DL950/SL2000 的采样时钟输出端子(CLKO,带 GND)连接至 ECU 监控器的同步信号输入端子;
连接 PC:测量仪器通过以太网或 USB 连 PC,ECU 监控器通过 USB 连 PC;
特殊注意:若 ECU 监控器为 RAMScope,需先通过 RAMScope V/VP 配置 RAM 测量相关设置并验证数据获取功能,关闭该软件后再连接 IS8000。
软件设备注册与连接:
| 步骤 | 操作内容 |
|1 | 启动 IS8000 软件,点击 “DAQ” 进入设备连接窗口 |
|2 | 首次连接时点击 “Add”,选择通信方式(以太网 / USB)后点击 “Search” 搜索设备 |
|3 | 在搜索结果中勾选测量仪器(如 DL950)与 ECU 监控器(如 RAMScope),点击 “Register” 完成注册 |
|4 | 在注册设备列表中勾选目标设备,点击 “Next” 进入测量设置与显示设置窗口 |
RAM 数据测量通道设置:
在 “Measurement Setting” 窗口点击 “Add Channel”,通过 “Edit>Import File” 导入符号定义文件(.a2l 格式,由 RAMScope VP 生成),或手动输入符号、地址及数据类型;
导入完成后点击 “Add” 将 RAM 数据通道添加至通道列表,确认后点击 “Next” 进入 DAQ 设置。
时间基准同步设置:
在 “DAQ Setting” 窗口的 “Time Base” 中勾选 “Relative time”(基于测量仪器时钟同步 ECU 监控器);
配置记录保存路径(默认路径:C:\Users\ 用户名 \Documents\YOKOGAWA\IS8000)、文件名规则等,点击 “OK” 完成配置,进入 DAQ 控制界面。
(二)测量执行与数据管理
测量条件设置:
在 DAQ 控制界面的 “Device Control” 面板中,分别选择测量仪器与 ECU 监控器,配置参数(如 DL950 的采样率、触发模式,RAMScope 的测量周期);
关键同步要求:ECU 监控器的测量周期需与测量仪器的脉冲频率匹配(如 DL950 脉冲率 1 kHz 对应 RAMScope 周期 1 ms),且需开启 “External Clock” 同步外部时钟。
测量与记录操作:
| 操作步骤 | 功能说明 |
|1 | 点击 “Monitor Start”:启动测量(仅监控,不记录数据)|
|2 | 点击 “Record Start”:启动记录(若未启动监控,将同步启动测量与记录)|
|3 | 点击 “Record Stop”:停止记录(测量继续,可继续监控)|
|4 | 点击 “Monitor Stop”:停止测量(若未停止记录,将同步停止测量与记录)|
注意事项:记录期间禁止操作测量仪器面板;PC 需禁用待机 / 休眠模式,避免软件中断;连接错误时需重启测量仪器。
数据保存与加载:
数据保存:停止记录 / 测量后,数据自动保存为.mf4 格式文件,若勾选 “Automatically open the last saved file”,保存后将自动打开文件;
数据加载:参考 IS8000 用户手册(IM IS8000-01EN),在软件中打开已保存的.mf4 文件(或离线场景下的.wdf 与.mdf 文件),软件自动对齐时间轴显示数据。
(三)离线同步操作(附录补充)
针对无实时连接需求的场景,离线同步流程如下:
按硬件连接要求连接测量仪器与 ECU 监控器,断开与 PC 的连接;
分别配置测量仪器(设置外部采样时钟、脉冲率、触发模式)与 ECU 监控器(同步外部时钟,监控时间需长于测量仪器);
启动 ECU 监控器(进入时钟待机)→ 按下测量仪器 “START” 键(输出采样时钟,ECU 开始获取 RAM 数据)→ 按下测量仪器 “STOP” 键(停止时钟与 RAM 数据获取)→ 停止 ECU 监控器;

分别保存测量仪器数据(.wdf 格式)与 ECU 数据(.mdf 格式),在 IS8000 中加载两个文件,软件通过对齐 “FirstData” 点实现同步显


使用限制与注意事项

license 限制:单份 license 支持 2 台 PC 同时使用该选项;禁止多台 PC 同时连接同一台测量仪器。
通信限制:控制测量仪器时,同一时间仅支持一种通信接口(以太网 / USB);禁止同时使用多种接口。
操作禁忌:数据记录期间禁止操作测量仪器面板;PC 需禁用待机 / 休眠模式,否则可能导致软件中断。
故障处理:若出现连接错误,优先重启测量仪器;若同步异常,检查采样时钟连接与参数匹配性(如脉冲率与测量周期)。


Copyright © 2024 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205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