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
Lennox ZHA 系列热泵成套机组(507257-01b)
时间: 2025-09-08浏览次数:
Lennox ZHA 系列热泵成套机组(507257-01b)

Lennox ZHA 系列热泵成套机组(507257-01b)

核心安全与基础说明
1. 安全警示(优先级最高)
操作资质:明确要求安装、调试、维护必须由持牌 HVAC 专业人员或等效服务机构执行,不当操作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电气安全:断电操作是前提 —— 进行任何维护时必须关闭机组电源,避免触电或爆炸风险;通电前需确认电压符合铭牌标注范围,三相电源需保证相位平衡(尤其带变频器机型)。
制冷剂合规:遵循 1990 年《清洁空气法》,禁止故意排放 CFCs 和 HCFCs 制冷剂,必须采用回收、再生或回收利用的合规方式,违规可能面临罚款或监禁。
屋顶保护:机组含制冷剂与机油,部分橡胶屋顶材料可能吸收机油导致膨胀渗漏,安装维护时需保护屋顶表面,避免直接接触。
2. 基础参数与适用范围
机组规格:冷却容量覆盖 7.5-10 吨,可选配电加热模块;部分机型支持送风变频器,制冷时可根据负荷自动调节风机转速(低负荷低转速、高负荷高转速),风机单独运行时为低转速,制热时为高转速。
安装限制:禁止在建筑施工阶段将机组用作临时供暖 / 制冷设备,低温回风、有害气体或滤芯堵塞会损坏机组;若违规使用,需满足特定条件(如恒温器控制、加装预过滤器等),否则保修失效。

安装核心流程与技术要求

1. 前期准备:包装检查与安装间隙
包装清单:单包装含 1 台组装完成的机组,接收时需立即检查运输损坏,如有问题需联系最后一程承运人。
安装间隙(关键尺寸):需严格遵守机组周边操作与运行间隙,确保散热与维护空间,具体如下表:
| 间隙类型 | A(英寸 / 毫米) | B(英寸 / 毫米) | C(英寸 / 毫米) | D(英寸 / 毫米) | 顶部间隙 |
| 维护间隙 | 36(914) | 36(914) | 60(1524) | 36(914) | 无遮挡 |
| 最小运行间隙 | 36(914) | 36(914) | 60(1524) | 36(914) | 无遮挡 |
2. 机组支撑与固定
根据送风方向(下送风 / 水平送风),支撑要求不同,核心是保证机组水平、防漏、防腐蚀:
下送风应用:仅可安装在非易燃表面;若安装在易燃表面,需搭配 Z1CURB 屋顶安装框架,框架需水平(每线性英尺误差≤1/16 英寸,即每米≤5 毫米),且与屋顶密封固定。
水平送风应用:支撑台顶部需高于地面约 4 英寸(102 毫米),避免积水;支撑结构需沿机组底座四边搭建,材料为钢材或经防腐处理的木材,最低高度建议 14 英寸(356 毫米)以防潮气进入。
通用要求:风道需连接至屋顶框架而非机组本身,送回风静压箱需在机组就位前安装完成。
3. 吊装与就位(避免结构损坏)
吊装参数:机组最大重量(含所有配件)为 1270 磅(576 公斤),需使用 4 根电缆连接底座轨道孔,搭配现场提供的 “H 型吊具”(防止机组变形)。
关键步骤:
吊装前拆除木质底座保护板;
电缆连接底座每个角的两个孔,确保所有面板安装到位后再吊装;
部分抬起机组后,拆除 5 个固定保护基板的 L 型支架;
新屋顶 curb(长度 89-3/8 英寸)需拆除 3 个定位支架,旧 curb(长度 81-3/4 英寸)需按图示定位支架就位。
4. 冷凝水排放与风道连接
冷凝水排水:机组配备 1 英寸 NPT 排水接口,排水盘为玻璃纤维增强工程塑料,连接时需手动拧紧管接头后再额外拧 1/4 圈(避免过度用力损坏);必须安装存水弯,且排水管路每 10 英尺(3 米)需有 1 英寸(25 毫米)的坡度,具体需符合当地排水规范。
风道要求:室外风道、接头及屋顶 / 墙体开口需绝缘并做防水处理(用防水板和密封胶);穿过非空调区域的风道必须绝缘;下送风应用中禁止在机组底座钻孔,以防屋顶渗漏。
5. 电气连接(含特殊机型要求)
电源接线:
230/460/575V 机型为工厂预接线,208V 供电需断开所有控制电源变压器的粉色(230V)线,重新连接粉色(208V)线,并包裹裸露的 230V 线头;
电源线需从底部进线区引入,连接至控制箱内 TB13 端子的 L1、L2、L3,若有 S48 隔离开关(工厂预装)需按接线图连接。
三相电压平衡(带变频器机型):变频器依赖平衡三相电源,若电源不平衡,需更换更高电流等级的变频器(参考表 1:5HP→7.5HP→10HP 逐步升级),否则会降低电气部件可靠性。
恒温器安装:
位置:垂直安装在 2×4 英寸接线盒或非导电平面上,高度约 5 英尺(1524 毫米),避开风口、阳光直射、电器辐射等区域;

接线:使用 18AWG 电线,非高压额定的 thermostat 线需远离电源线,通过控制区左下角的线扎固定。

运行调试与参数设置

1. 开机前检查(必做步骤)
确认安装符合说明书及当地规范,所有电气接线(工厂 + 现场)无松动;
检查制冷剂管路无摩擦(避免与机柜或其他管路接触);
确认电源电压在铭牌标注范围内,不符需联系电力公司调整;
安装好滤芯,确保恒温器无制热、制冷或风机需求,再通电。
2. 风机操作与调整
三相压缩机相位校正:工厂已预设相位(L1 红、L2 黄、L3 蓝),开机后需观察吸排气压力与风机转向 —— 若压力无差值或转向错误,需断开电源,调换 K3、TB2 或 F4 进线侧的任意两根现场接线(禁止调换风机接触器或压缩机接线)。
风机转速与 CFM 计算:
非变频机型:无制冷需求时运行风机,测量风机轴转速与机组外部静压(送回风之间),参考第 10-12 页的风机数据表确定 CFM;
变频机型:需断开高压开关 S4、S7,触发 Y1/Y2 需求以高转速运行风机,再测量计算;
转速调整:通过电机皮带轮实现,顺时针转动可调皮带轮增加 CFM,逆时针减少,需遵守皮带最小 / 最大转动圈数(A 型皮带 0-5 圈,B 型皮带 1-6 圈,6 英寸以上皮带轮 B 型无最小圈数限制)。
皮带张力调整:新皮带运行 24-48 小时后需重新张紧,张力标准为:2-3HP 皮带偏转力 5.0-7.0 磅(35-48kPa),5HP 皮带 7-10 磅(48-69kPa),偏转量为每英寸跨度 1/64 英寸(每 100 毫米跨度 1.5 毫米)。
3. 制热与制冷启动
制热启动:将恒温器设为一级制热(W1),触发压缩机 1、2 及室外风机运行(制热模式下 L1、L2 换向阀断电);若有可选电加热,二级制热(W2)会激活电加热,且除霜周期(W1)中电加热也会启动以维持送风温度。
制冷启动:
无节能器机型:一级制冷(Y1)激活压缩机 1 及两台冷凝器风机,二级制冷(Y2)激活压缩机 2;
带节能器机型:室外空气符合条件时,Y1 先激活节能器,负荷增加时 Y2 再激活压缩机 1 及风机;
制冷剂检查:机组工厂预充 R-410A,无需额外充注;若需补充,需先回收原有制冷剂、抽真空,再按铭牌标注量充注(60°F/15°C 以下需称重充注),禁止超过铭牌充注量。
4. 除霜控制(热泵核心功能)
除霜触发与终止:由液管温度(≤35°F/1.7°C)触发,除霜控制器(CMC1)默认累计制热运行 60 分钟(100269-02 板)或 90 分钟(100269-04 板)后启动除霜,持续 14 分钟;若蒸汽压力达到 450 psig(3103 kPa),除霜压力开关会提前终止除霜。
除霜时间调整:通过 CMC 板上的跳线可将除霜间隔设为 30/60/90 分钟,工厂默认 60 分钟,无跳线时默认 90 分钟。
诊断 LED:除霜板有 2 个 LED 灯,通过闪烁模式判断状态(正常运行:同步闪烁;无电源 / 板故障:全灭;板故障:全亮;防短循环锁定:交替慢闪)。


维护与服务规范

1. 定期维护周期与内容
年度检查(专业人员执行):
滤芯:机组出厂带 20×24×2 英寸临时滤芯,建筑投入使用前需更换为合规滤芯(加拿大需 U.L.C 认证),后续每月检查,脏污时更换;更换时需打开机组背面滤芯检修门,抬起滤芯挡块取出,注意气流方向标记。
线圈清洁:制冷季开始前清洁室内线圈(用中性清洁剂或商用线圈清洁剂,冲洗时避免浸湿绝缘材料、滤芯和回风风道);室外线圈每年清洁,双 slab 线圈需拆除螺丝和垫片,分离 3-4 英寸后清洗夹层,再重新组装。
风机轮:每年检查送风风机轮积尘,断电后拆除检修门清洁。
免维护部件:所有电机工厂预润滑,无需后续加油;双向干燥过滤器若需更换,需选用同型号产品。
2. 故障排查注意事项
维修时需先标记所有电线再断开,避免接线错误;
参考 “除霜控制板诊断 LED” 和 “正常运行压力表”(表 4-6,涵盖 65-115°F 室外温度下的吸排气压力范围),判断压缩机、风机等部件是否正常;
若机组用于施工临时温控,需满足 “恒温器控制、加装预过滤器、回风温度 13-27°C” 等条件,否则保修失效,且施工完成后需彻底清洁换热器、风道、滤芯等部件。


Copyright © 2024 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205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