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GE

GE CT11T7F10PN1 PMC676RCTX V2.3 01 16 C1145 CR11 V2.X 网络接口卡


 
产品详情


GE CT11T7F10PN1 PMC676RCTX  V2.3 01 16 C1145 CR11 V2.X 网络接口卡

产品概述
GE CT11T7F10PN1 PMC676RCTX V2.3 01 16 C1145 CR11 V2.X(以下简称“PMC676RCTX 网络接口卡”)是通用电气(GE)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工业级网络接口卡,采用PMC(PCI Mezzanine Card)标准架构设计,专为严苛工业环境及关键业务场景打造。该接口卡集成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与稳定的通信协议栈,能够实现设备与网络之间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为工业自动化、能源监控、医疗设备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核心通信支撑。
相较于普通商用网络接口卡,PMC676RCTX 针对工业场景的抗干扰、宽温运行、长期稳定性等需求进行了专项优化,其硬件设计与软件适配均符合工业级可靠性标准,可在复杂电磁环境及极端温度条件下持续稳定工作,有效保障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与实时性。


规格参数

2.1 基本参数
- 产品型号:GE CT11T7F10PN1 PMC676RCTX V2.3 01 16 C1145 CR11 V2.X
- 架构标准:PMC 2.0 标准,兼容 PCI 局部总线规范
- 接口类型:RJ45 以太网接口(支持屏蔽设计),可选光纤接口适配
- 网络标准:IEEE 802.3u/802.3ab,支持 10/100/1000Mbps 自适应速率
- 工作电压:+5V DC ±5%(PMC 总线供电)
- 功耗:典型工作功耗 ≤8W,待机功耗 ≤1W
2.2 环境参数
- 工作温度:-40℃ ~ +85℃(宽温工业级)
- 存储温度:-55℃ ~ +125℃
- 相对湿度:5% ~ 95%(无凝露)
- 抗振动:10Hz ~ 2000Hz,振幅 0.76mm 或加速度 15g(符合 IEC 60068-2-6 标准)
- 抗冲击:加速度 50g,持续时间 11ms(符合 IEC 60068-2-27 标准)
- 电磁兼容性(EMC):符合 EN 55032 Class A、IEC 61000-4-2/3/4/6 标准
2.3 通信参数
- 数据传输速率:10Mbps(半双工/全双工)、100Mbps(半双工/全双工)、1000Mbps(全双工)
- 传输距离:RJ45 接口 ≤100m(CAT5e 及以上网线);光纤接口 ≤2km(多模光纤)、≤10km(单模光纤,可选)
- 支持协议:TCP/IP、UDP、ICMP、ARP、SNMP、DHCP、PPPoE 等主流网络协议
- 中断方式:支持 PCI 共享中断、MSI(Message Signaled Interrupts)中断
- 缓存容量:内置 256KB 发送缓存 + 256KB 接收缓存,支持动态缓存分配
2.4 物理参数
- 尺寸:149.9mm × 74.0mm(符合 PMC 标准尺寸)
- 重量:约 120g(不含连接线)
- 散热方式:金属外壳自然散热,无风扇设计


性能特点

3.1 高速稳定的传输性能
该网络接口卡支持 10/100/1000Mbps 自适应速率切换,采用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与高性能 MAC 控制器,数据处理延迟低至微秒级,可满足工业实时控制、高清数据采集等对传输速率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同时,其内置的流量控制机制(802.3x 全双工流控、背压式半双工流控)能够有效避免数据拥塞,保障传输稳定性。
3.2 工业级可靠性设计
针对工业现场的恶劣环境,接口卡采用宽温元器件选型,可在 -40℃ ~ +85℃ 的极端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金属屏蔽外壳设计有效降低电磁干扰(EMI),同时提升抗振动、抗冲击能力,符合工业级环境适应性标准。此外,硬件层面的故障检测与自动恢复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3 灵活的兼容性与扩展性
遵循 PMC 2.0 标准架构,可无缝适配各类支持 PMC 插槽的工业计算机、嵌入式控制器及服务器,兼容 Windows、Linux、VxWorks 等主流操作系统,并提供完善的驱动程序包。同时,支持接口扩展,可通过转接模块实现光纤接口升级,满足不同传输距离与环境的需求。
3.4 便捷的管理与维护
支持 SNMP 网络管理协议,可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接口卡的远程状态监控、参数配置及故障诊断,降低运维成本。本地则可通过硬件指示灯(电源灯、链路灯、活动灯)直观判断设备工作状态,便于现场快速排查问题。
3.5 安全的数据传输保障
集成数据校验、错误重传等硬件级数据保护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支持 IEEE 802.1Q VLAN 划分,可实现网络隔离,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部分型号可选配 IPSec 加密功能,满足涉密场景的安全需求。


工作原理

PMC676RCTX 网络接口卡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实现设备与网络之间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转换,其工作流程主要分为数据发送与数据接收两个核心环节,同时配合控制单元完成状态监控与协议处理。
4.1 数据发送流程
1. 数据接收:上位机(如工业控制器、服务器)通过 PCI 总线将待发送的数据传输至接口卡的发送缓存区,并向 MAC 控制器发送发送请求。
2. 协议封装:MAC 控制器接收请求后,对数据进行以太网帧封装,添加目标 MAC 地址、源 MAC 地址、帧类型、校验码等字段,形成符合 IEEE 802.3 标准的以太网帧。
3. 速率适配:物理层芯片(PHY)根据当前网络链路状态,将封装后的以太网帧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或光信号,若为光纤接口),并按照协商的速率(10/100/1000Mbps)发送至网络链路。
4. 流量控制:若网络链路繁忙,PHY 芯片通过 802.3x 流控协议接收来自对端的暂停帧,通知 MAC 控制器暂时停止发送数据,避免数据丢失;当链路空闲时,恢复数据发送。
4.2 数据接收流程
1. 信号接收:PHY 芯片接收来自网络链路的电信号(或光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信号整形、噪声过滤及速率同步处理。
2. 帧解析与校验:PHY 芯片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传输至 MAC 控制器,MAC 控制器对以太网帧进行解析,验证帧校验码(FCS),判断数据是否完整;若校验失败,直接丢弃该帧;若校验成功,提取帧内数据。
3. 数据上传:MAC 控制器将提取的有效数据通过 PCI 总线传输至上位机的接收缓存区,并向上位机发送中断请求,通知其读取数据。
4.3 控制与管理
接口卡的控制单元负责协调 MAC 控制器、PHY 芯片与上位机的通信,通过读取各模块的状态寄存器获取工作状态(如链路连接状态、传输速率、错误统计等),并将状态信息反馈给上位机或网络管理平台。同时,控制单元响应上位机的配置指令(如 VLAN 配置、速率强制设定等),完成对接口卡的参数配置。


注意事项

5.1 安装与拆卸
- 安装前需确保上位机电源已关闭,避免带电插拔导致接口卡或上位机接口损坏。
- 安装时需将接口卡平稳插入 PMC 插槽,确保金手指与插槽完全接触,避免倾斜安装造成物理损坏。
- 拆卸时应先松开固定螺丝(若有),捏住接口卡边缘垂直拔出,避免用力拉扯连接线或接口。
5.2 环境要求
- 避免在粉尘浓度过高、腐蚀性气体、液体飞溅的环境中使用,若需在此类环境安装,应配合密封防护外壳。
- 工作环境温度与湿度需严格控制在规格参数范围内,避免极端环境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损坏。
- 安装位置应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必要时采取额外的电磁屏蔽措施。
5.3 接线规范
- RJ45 接口应使用 CAT5e 及以上规格的屏蔽网线,网线长度不超过 100m,接线时需按照 T568B 标准制作水晶头,确保线序正确。
- 若使用光纤接口,需根据光纤类型(多模/单模)选择匹配的光纤跳线,连接时避免光纤端面沾染灰尘,必要时使用专用清洁剂清洁。
- 网线或光纤跳线应固定牢固,避免因振动导致接头松动,影响数据传输。
5.4 驱动与配置
- 安装驱动程序时,需选择与操作系统版本及接口卡固件版本匹配的驱动,避免使用非官方驱动导致兼容性问题。
- 修改接口卡参数(如 IP 地址、传输速率)时,需确保配置与网络环境匹配,避免因参数冲突导致网络连接异常。
- 固件升级需严格按照官方提供的升级流程操作,升级过程中避免断电,防止固件损坏导致设备无法使用。
5.5 维护与故障处理
- 定期检查接口卡的工作状态,通过硬件指示灯或网络管理平台排查异常,若发现指示灯异常(如链路灯常灭、活动灯不闪烁),应先检查接线是否牢固,再排查网络链路问题。
- 若出现数据传输中断或错误率过高的情况,可通过更换网线、测试链路速率、重启设备等方式初步排查,若问题持续,联系 GE 官方技术支持。
- 禁止自行拆卸接口卡外壳或修改硬件电路,否则将失去官方保修服务,且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DS200KLDBG1ABC DS215KLDBG1AZZ03A (2).jpg




Copyright © 2024 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205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