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500BIM01 1MRB150024R0002数字量输入模块
模块核心基本信息
型号标识
500BIM01 1MRB150024R0002
1MRB150024R0002为ABB官方订货号,500BIM01为模块功能型号
模块类型
数字量输入(DI)模块
仅用于采集外部数字信号,不具备输出控制功能
适用PLC系统
ABB AC500系列PLC
需与AC500系列CPU模块及底板配合使用,支持总线扩展
电源需求
逻辑电源:DC 24V ±10%;信号电源:与逻辑电源共用
工业级宽电压设计,适应现场电源波动
功耗
典型值≤3W
低功耗设计,减少系统整体能耗
关键性能特性
1. 信号采集能力
该模块具备16路独立数字量输入通道,每路通道均可独立配置信号类型,支持PNP和NPN两种极性的传感器信号输入,无需通过硬件跳线切换,可直接通过编程软件进行参数设置,极大提升了现场安装调试的灵活性。输入信号电压范围为DC 15V-30V,适配工业现场常见的24V直流传感器,输入电流典型值为2.5mA(DC 24V时),可有效避免因信号电流过大导致的模块损坏。
2. 响应速度与滤波特性
模块采用高速信号处理芯片,每路输入通道的响应时间可在1ms-100ms范围内通过软件灵活配置,满足不同场景下对信号实时性的需求——对于高速运动控制场景可设置短响应时间,对于复杂干扰环境则可延长响应时间以增强滤波效果。内置硬件RC滤波电路和软件数字滤波算法,能有效抑制现场的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确保在电机启停、变频器运行等强干扰环境下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3. 抗干扰与可靠性设计
模块遵循工业级EMC(电磁兼容性)标准,通过EN 61000-6-2(抗干扰)和EN 61000-6-4(发射)认证,具备±2kV的静电放电(ESD)防护能力和±1kV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防护能力,可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恶劣的电磁环境。采用隔离设计,通道间以及通道与电源、总线之间均实现光电隔离,隔离电压可达500V AC(rms),有效防止外部信号干扰窜入PLC系统总线,保障整个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
4. 诊断与维护功能
模块具备完善的自诊断和故障报警功能,通过LED指示灯实时反馈模块工作状态——电源指示灯(PWR)显示模块供电情况,总线指示灯(BUS)显示与CPU的通信状态,每路输入通道均配备状态指示灯(DI1-DI16),直观显示对应通道的信号有无。当出现电源故障、总线通信中断、通道过流等异常情况时,模块会通过总线将故障信息上传至CPU,便于运维人员通过编程软件快速定位故障点,降低维护成本。
安装与配置要点
1. 机械安装
模块采用标准DIN导轨安装方式,尺寸为120mm(高)×100mm(宽)×22.5mm(深),可与AC500系列其他I/O模块、CPU模块及电源模块紧凑排列安装,节省控制柜空间。安装时需确保模块底部的总线接口与AC500底板完全扣合,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通信故障,同时保证模块周围预留至少5mm的散热空间,防止高温环境影响模块性能。
2. 接线规范
模块采用弹簧式接线端子,支持0.5mm²-2.5mm²的导线连接,接线无需工具,按压端子即可完成导线插拔,提升接线效率。接线时需区分电源端子(L+、M)和信号端子(DI1-DI16、COM),所有输入信号的公共端(COM)需与模块电源的负极(M)可靠连接,确保信号回路完整。对于远距离信号传输(超过10m),建议采用屏蔽导线,并将屏蔽层单端接地,进一步增强抗干扰能力。
3. 软件配置
模块需通过ABB AC500系列专用编程软件CODESYS或ABB Automation Builder进行配置。在软件中,需先创建项目并选择对应CPU型号,然后添加“500BIM01”模块并匹配订货号“1MRB150024R0002”,完成模块与CPU的总线映射。随后可根据现场需求配置每路通道的响应时间、信号极性等参数,并通过软件的在线诊断功能实时监控模块运行状态和通道信号值。
应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1. 典型应用场景
- 制造业生产线:采集传送带限位开关、光电传感器、按钮等信号,实现工序联动控制。
- 能源行业:用于变电站、光伏电站的开关状态监测,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分合状态采集。
- 化工与冶金:在防爆区域外围采集温度开关、压力开关、液位开关等信号,保障生产安全。
- 智能楼宇:监测门禁开关、消防报警按钮、风机启停状态等信号,实现楼宇自动化控制。
2. 使用注意事项
1. 模块需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工作温度为-25℃~+60℃,相对湿度为5%~95%(无凝露),避免在高温、高湿、多尘或腐蚀性气体环境中安装。
2. 严禁在模块带电状态下插拔接线端子或总线接口,以免产生电弧损坏模块内部电路。
3. 输入信号电压不得超过DC 30V,否则会导致通道永久性损坏,现场调试时需先确认传感器输出电压符合要求。
4. 模块故障维修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禁止私自拆解模块外壳,以免破坏隔离性能或造成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