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
YOKOGAWA SC210G 电导率检测仪
时间: 2025-10-30浏览次数:
YOKOGAWA SC210G 电导率检测仪

YOKOGAWA SC210G 电导率检测仪

设备基础与系统构成
1. 核心定位与适配系统
SC210G 是电导率检测单元,需与特定分析仪 / 转换器配套使用,构成完整检测系统,适配设备及对应手册信息如下:
配套设备 设备类型 对应手册编号
FLXA202、FLXA21 2 线制液体分析仪 IM 12A01A02-01E
FLXA402 4 线制转换器 IM 12A01F01-02EN、IM 12A01F03-01EN 等
FLXA402T 浊度与氯用液体分析仪 IM 12A01G01-02EN、IM 12A01G03-01EN 等
SC450G 4 线制电导率转换器 IM 12D08N05-01E
2. 设备核心分类与参数
SC210G 按测量范围分为两类,核心差异在电极结构与电导率量程,适用于不同溶液检测场景:
型号 测量类型 电极结构 电池常数 测量量程 适用场景
SC210G-C 低量程 316 不锈钢 2 电极同轴型 0.05 cm⁻¹ 0-200 µS/cm 低电导率溶液(如超纯水)
SC210G-D 中量程 玻璃管内等距 3 环铂电极(两侧短路与中间构成对电极) 5 cm⁻¹ 200 µS/cm-20 mS/cm 中高电导率溶液
3. 通用技术规格
温度与压力:常规温度 0-105℃(聚丙烯材质支架限 0-100℃);常规压力 0-1 MPa(聚丙烯材质支架限 0-500 kPa)
接触液材质:SC210G-C(传感器:316 不锈钢、氟橡胶 O 圈、聚三氟氯乙烯;主体:316 不锈钢、聚丙烯);SC210G-D(传感器:铂、玻璃、氟橡胶 O 圈;主体同 C 型)
温度补偿:内置 Pt1000 温度传感器,用于校正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防护等级:JIS C0920 防水(等效 NEMA 4),适用于工业现场潮湿环境

image.png

安全规范与使用限制

1. 核心安全准则
禁止违规操作:仅可按手册指定方式使用,擅自修改设备将丧失防护功能;维修需用横河认证备件,禁止私自改装
静电与防爆:非金属部件可能带静电,需避免干布擦拭等产静电操作;接线盒外壳为铝制,可避免冲击摩擦火花;需符合 IEC 60079-11 等防爆标准(TIIS 认证型号不可连接)
温度限制:需根据配套分析仪(FLXA202/FLXA21/SC202S)和温度等级(T1-T6)确定最高工艺温度,例如 T5 等级下,FLXA202/FLXA21 配 SC210G-C 在 40℃环境温度时最高工艺温度 54℃,配 SC210G-D 时为 95℃(需注意 T5 等级上限 100℃)
2. 手册使用规范
需移交最终用户并妥善保管,禁止未经授权复制 / 传播;横河保留对手册和设备的改进权,无需提前通知
手册仅描述设备功能,不保证适配特定用户场景;设备按 “现状” 提供,横河对不可预见的直接 / 间接损失不承担责任


安装与布线指南

1. 安装类型与准备
SC210G 分直接插入型(装于工艺管道)和流通型(通过采样管引入样品),安装前需:
选址要求:便于检修、溶液无气泡(避免测量偏差)、液位稳定、远离高温(>50℃)管道
预处理:直接插入型需预留对应螺纹(如 R1-1/2、1-1/2 NPT)或法兰(JIS 10K 50 RF 等)孔;流通型聚丙烯支架需配 50A 管道(外径 60.5mm),且需用支架固定防破裂
2. 安装步骤
直接插入型:螺纹型需在螺纹处缠密封带并拧入;法兰型需在法兰面间加垫片,均匀拧紧 4 个螺栓
流通型:固定于指定安装管道,可调整溶液进出口方向(不锈钢支架可水平任意调,聚丙烯支架通过支架方向调)
方向调整:松开接线盒的 union nut 可旋转接线盒,便于布线(不松螺母旋转会损坏内部接线)
3. 配管与布线要求
配管:聚丙烯支架用硬 PVC 管(JIS K9741,A16)等;不锈钢支架用 304/316 不锈钢管(JIS G3459,A15);流速建议<20 L/min(防含浆料溶液磨损电极),需设溢流罐除气泡,维修处需装截止阀防漏液
布线:电缆长度按订单提供(3/5/10/15/20m),端子分 M4 环型(适配 FLXA202/FLXA21)、M3 环型(适配 FLXA402/FLXA402T/SC450G)、针型(适配多种设备);电缆需避免接触高温部件,连接后需拧紧接头锁母防水,芯线间绝缘电阻需≥2 MΩ

image.png

操作与维护流程

1. 操作前准备与稳态运行
检查项:布线正确性、配管材质适配性、溶液液位(流通型需到出口)、无泄漏;启动后需确认无气泡干扰、温度无骤变(避免影响测量精度)
稳态维护:常规溶液(无污染物)可 1 年无维护;需定期用标准溶液校准(确保精度);分析仪若输出 FAIL 信号,需参考分析仪手册排查故障
2. 核心维护操作
(1)电极清洁
清洁周期:低量程(0.05 cm⁻¹)电极因溶液杂质少,几乎无需清洁;中量程(5 cm⁻¹)电极按需清洁(如分析仪提示电极极化异常时)
清洁方法:C 型(清洁内外电极,外部仅需清洁孔内);D 型(玻璃材质需带保护管,用缠脱脂棉的细杆轻擦玻璃管内壁铂电极)
(2)O 圈更换
更换时机:O 圈破损会导致漏液,高温溶液场景需定期检查;常规 O 圈(氟橡胶,型号 K9050AT/K9050MR),带闸阀型号需换专用 O 圈(K9050MS)
更换步骤:非闸阀型松开 union nut 拆电极即可更换;闸阀型需先拆外电极和锁母,拔出止动螺钉换 O 圈(建议成对更换),重装后需校准电池常数
(3)电极组件更换
更换条件:电极判定故障时(如校准后仍偏差大)
步骤:断电→拆接线盒与电极的连接(用内六角扳手拧下电极组件)→装新组件并按颜色接线(绿→C1、黄→C2、红 / 黑→T1/T2)→更新接线盒内电池常数标签→在分析仪中输入新电池常数

image.png


Copyright © 2024 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20580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