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思曼(Hirschmann)作为工业网络领域的知名品牌,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卓越的技术实力。公司于 1924 年成立,工厂位于德国埃斯林根(Esslingen)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进行业务拓展与技术创新。1999 年,赫思曼公司成立赫思曼自动化和网络解决方案部,进一步聚焦工业自动化与网络相关业务;2005 年,赫思曼自动化和控制有限公司(Hirschmann Automation and Control GmbH)正式成立。
在技术创新方面,赫思曼成绩斐然。1984 年,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立了世界上首条光纤以太网,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方向;1990 年,又率先在全球推出环形冗余以太网(HIPER - Ring),为关键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在发电、运输及化工工业等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赫思曼的产品覆盖范围极为广泛,提供适用于工业环境和办公环境的全面数据通信体系。产品范围涵盖从千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以太网产品,到现场总线系统,以及执行器和传感器所使用的 ASI 连接器等。
模块特性
端口配置:一般而言,像其他 Hirschmann 以太网模块,GMM 20 可能配备多种端口类型,常见的如 RJ45 端口,用于连接双绞线,以实现较为便捷、经济的网络布线;还有可能具备光纤端口,如 SC、ST 等类型,光纤端口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支持更长距离的数据传输,并且在抗电磁干扰方面表现卓越,适用于对传输距离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业场景。例如在一些大型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中,不同车间之间距离较远且存在大量电磁干扰源,此时通过光纤端口连接的以太网模块就能保障数据稳定传输。
传输速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大概率支持 10Mbps、100Mbps 甚至 1Gbps 的以太网标准。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等需要实时快速传输,高传输速率的以太网模块能够满足这种数据量快速增长的需求。比如在汽车制造工厂的自动化装配线上,众多机器人、传感器以及控制系统之间需要频繁交互数据,GMM 20 模块的高速传输能力可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的高效协同,避免因数据传输延迟导致的生产停滞或错误。
网络适应性: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 TCP/IP、UDP、ICMP 等,能够轻松融入各类复杂的工业网络架构中。并且可通过 Web 界面、命令行或者专用配置软件进行灵活配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需求,对模块进行 VLAN 划分,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独立的虚拟局域网,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设置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流量进行优先级划分,保障关键业务数据的优先传输,例如在工业监控系统中,视频数据和设备控制数据的传输优先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以及进行端口绑定等操作,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管理性。
可靠性设计:采用冗余设计,在电源、链路等方面提供备份方案,当主电源或主链路出现故障时,能迅速切换到备用电源或链路,保障数据传输不间断。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模块能够实时监测自身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故障,立即通过指示灯、告警信息等方式通知用户,便于及时排查和修复问题。同时,在恶劣的工业环境适应性上表现出色,能够承受高温、潮湿、强电磁干扰等极端条件,满足工业生产现场的复杂环境要求。比如在冶金行业的高温车间,或者石油化工行业存在强电磁干扰的区域,该模块都能稳定工作。
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用于连接 PLC、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构建工业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交通运输:如轨道交通中,用于连接列车控制系统、信号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和高效。
能源电力:在电力系统中,用于连接变电站、发电厂、智能电表等设备,实现电力数据采集、传输和监控。
智能建筑:连接建筑物内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安防系统等,实现建筑物智能化管理。
安装与维护要点
安装便捷性:GMM 20 以太网模块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安装的便捷性。其结构紧凑,尺寸符合工业标准,便于在各种控制柜、设备机架中进行安装。模块的端口布局合理,无论是连接双绞线还是光纤线缆,都能轻松操作,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布线难度。例如,RJ45 端口和光纤端口通常分布在模块的同一侧,并且端口标识清晰,安装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线缆连接。
维护便利性:在日常维护方面,该模块提供了多种便于维护的设计。模块上配备了状态指示灯,通过不同颜色和闪烁频率的指示灯,运维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模块的工作状态,如电源是否正常、数据链路是否连通、是否存在数据传输错误等。此外,通过 Web 界面或专用配置软件,运维人员可以远程对模块进行诊断和配置,大大提高了维护效率。例如,当发现某个端口的数据传输异常时,可以通过远程登录到模块的 Web 界面,查看该端口的详细统计信息,如数据包发送和接收数量、错误数据包数量等,以便快速定位问题所在。http://www.abb-s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