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GE

GE VMIVME-5565-010000 332-015565-010000P 反射存储器


 
产品详情


GE VMIVME-5565-010000 332-015565-010000P 反射存储器

产品概述
GE VMIVME-5565-010000(物料号:332-015565-010000P)是一款基于VME总线架构的高性能反射存储器模块,隶属于GE工业实时控制与数据通信产品系列。该模块专为工业控制系统中多节点设备的高速数据共享需求设计,通过“反射内存”技术构建实时数据交换网络,使多个控制器或处理器能够以极低延迟访问共享内存空间,实现数据的同步更新与高效交互,为高实时性要求的工业场景提供核心数据通信支撑。
作为工业级实时通信组件,该模块凭借微秒级数据传输延迟、高可靠性及灵活的网络拓扑能力,广泛适配GE VME系列控制器及第三方VME总线设备,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工业控制等对数据交互实时性与稳定性要求严苛的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是构建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


核心技术特性

1. 高速反射内存技术,实现微秒级数据共享
模块采用专用反射内存控制芯片,构建基于内存映射的实时数据交换机制,共享内存容量可达16MB,支持32位/64位数据读写操作。数据传输延迟低至1.5微秒,远优于传统以太网通信,多个节点设备可通过模块直接访问共享内存,无需复杂的协议解析与数据打包过程,确保数据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零延迟”同步更新。同时支持数据广播模式,单节点数据更新可实时同步至网络内所有节点,满足多设备协同控制需求。
2. 灵活网络拓扑,适配多场景部署
模块支持星型、环形、总线型等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单个反射内存网络可接入多达32个节点设备,通过光纤或双绞线接口实现节点间连接,光纤传输距离最长可达10公里,双绞线传输距离支持100米,满足不同工业现场的布线需求。支持热插拔功能,节点设备的接入或移除不会影响整个反射内存网络的正常运行,极大提升系统部署与扩展的灵活性。
3. 工业级可靠性与容错设计
模块采用VME64x总线标准设计,具备完善的电气隔离与电磁屏蔽性能,抗干扰等级符合IEC 61000-4-2/3/4/6标准,可抵御工业现场的静电、脉冲群、浪涌及射频干扰。内置数据校验与错误检测机制,支持CRC-32数据校验,能够自动识别并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误码,同时具备节点故障检测功能,当某一节点出现通信异常时,可快速隔离故障节点,避免影响整个网络数据传输。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超过30万小时,确保极端工业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4. 无缝兼容VME总线系统,部署便捷
模块完全兼容VME64x总线规范,可直接插入标准VME机架,与GE VMIVME系列控制器、处理器及第三方VME总线设备实现即插即用,无需额外适配硬件。支持通过GE专用配置软件或VME总线接口进行参数配置,可灵活设置共享内存分区、节点ID、通信速率等参数,同时提供完善的API开发包,支持C、C++、LabVIEW等多种编程语言,便于用户快速集成到现有控制系统中。
5. 完善的诊断与监控功能
模块集成实时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功能,通过LED指示灯直观显示电源状态、网络连接状态、数据传输状态及故障告警信息,同时支持通过VME总线将设备状态、网络性能、故障日志等信息上传至控制器或监控系统。提供网络负载监测功能,可实时统计数据传输速率、数据包丢失率等性能指标,帮助维护人员提前预判网络瓶颈,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关键技术参数

产品型号
VMIVME-5565-010000(物料号:332-015565-010000P)
总线标准
VME64x,兼容VMEbus Rev. C.1规范
共享内存容量
16MB(可扩展至64MB)
数据传输延迟
典型值1.5微秒,最大值2微秒
通信接口
2路光纤接口(ST/SC可选),1路双绞线接口(RJ45)
传输速率
光纤:最高1Gbps;双绞线:100Mbps
支持节点数
单网络最多32个节点
传输距离
光纤:多模500米,单模10公里;双绞线:100米
数据校验
CRC-32循环冗余校验
供电电源
由VME机架提供+5V DC、+12V DC、-12V DC
功耗
典型值12W,最大值15W
工作环境
温度:-40℃~75℃;湿度:5%~95%(无凝露)
防护等级
IP20(前面板)
MTBF
≥300,000小时
外形尺寸(长×宽×高)
160mm×100mm×233mm(标准3U VME模块尺寸)


安装与维护注意事项

1. 安装规范
- 模块需安装在符合VME64x规范的3U标准机架上,安装前需确认机架电源电压稳定,各供电引脚接触良好,避免电源异常导致模块损坏;
- 插入模块时需沿机架导轨平稳推入,确保模块与VME背板接口完全咬合,螺丝紧固到位,防止振动导致接触不良;
- 光纤连接时需清洁光纤接头,避免灰尘污染导致信号衰减,光纤弯曲半径不得小于30mm,防止光纤断裂;
- 双绞线连接时需使用超五类及以上屏蔽双绞线,屏蔽层单端接地,与强电电缆平行敷设时间距不小于50cm,避免电磁干扰;
- 网络拓扑搭建完成后,需通过配置软件设置各节点ID(确保唯一)、共享内存分区及通信参数,验证各节点间数据传输正常,无丢包或延迟异常。
2. 日常维护
- 建议每6个月对模块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理前面板、接口及散热孔处的粉尘,检查光纤/双绞线接头是否松动、氧化,必要时进行清洁或更换;
- 每月通过监控系统或配置软件监测网络传输性能,包括延迟、丢包率、负载率等指标,确保符合系统设计要求,若出现异常需及时排查线路或节点故障;
- 定期备份模块配置参数,包括节点ID、内存分区、通信速率等,避免因模块故障导致配置丢失;
- 模块出现故障时,需先关闭机架电源再进行更换,更换前需记录原模块配置参数,新模块安装后需重新导入配置并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 长期闲置的模块应存储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存储温度范围为-55℃~85℃,每12个月通电检测一次网络通信性能。


应用场景

该模块凭借高速、实时、高可靠的数据共享能力,广泛应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严苛的工业场景:
1. 航空航天:飞行器仿真测试系统中多台仿真计算机的数据同步,飞行控制数据实时交互,确保仿真精度与实时性;
2. 轨道交通:高铁/地铁信号控制系统中,多个区域控制器间的列车位置、速度数据实时共享,支持列车间隔控制与调度;
3. 工业控制:大型冶金、化工企业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中,多台控制器间的工艺参数、设备状态数据同步,实现协同控制;
4. 能源电力:电厂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中,励磁控制器、调速器、保护装置间的实时数据交互,确保机组稳定运行;
5. 国防军工:武器装备测试系统中,多节点数据采集设备与主控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支持实时测试与数据分析;
6. 医疗设备: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中,图像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间的高速数据共享,提升影像处理效率与精度。

image.png



Copyright © 2024 厦门控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5020580号-11